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连环·秋夜感旧》赏析

(2023-11-27 18:00:13)
标签:

清词

孙致弥

解连环

秋夜感旧

解连环·秋夜感旧
孙致弥
豆花微雨,傍半窗孤影,做成酸楚。枉怨怅、春带愁来,怎解事秋风,不吹愁去。谁家方响,细按彻、《云蓝》小部?正凉欺瘦骨,寻思旧梦,醉瞢腾处。
归舟字能认否?只烧香汲井,分明蟾户。悄记得、茉莉香中,伴玉漏声沉,冰肌无暑。仙袂蝉纱,映澹月、轻如纶絮。怪姮娥、不为人圆,看看四五。
“豆花微雨,傍半窗孤影,做成酸楚。”上片开首三句是说,八月的一个夜晚,秋雨淅沥,独自一个人倚在窗前,心中酸楚难当。
“豆花微雨”,点明时令,扣题中“秋”字,据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八月雨,谓之豆花雨”。古人称农历八月的雨为豆花雨,诗词中常借以表示八月。“半窗孤影”,指秋夜独处的冷落,秋雨窗下,人单影只,最易勾起对往事的回想,因此不能不令人感怀。“半”、“孤”二字言主人公凄苦寂寞的,“酸楚”二字形容主人公的内心感受。
“枉怨怅、春带愁来,怎解事秋风,不吹愁去。”接着三句是说,那春天所带来的伤愁,怎能忍得住这萧瑟的秋风,而秋风竟然没有把春愁吹去。
这三句,化用辛弃疾《祝英台近·晚春》“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之意,自铸新词,借季节的变化来写自己的伤愁。“春愁带来”,说明秋夜所感之旧,是指相思离别一类的春愁。后二句是从窗外的秋风引发出来的追思,把抽象愁绪化为具体的可感的形象。
“谁家方响,细按彻、《云蓝》小部?”这二句是说,秋风反而送来了窗外谁家演奏的曲调,更增添自己的感伤。
“云蓝”乐曲名,唐段成式在九江时自制。“小部”,指唐代宫廷中的少年歌舞乐队,后泛指梨园教坊演奏的乐曲。
“正凉欺瘦骨,寻思旧梦,醉瞢腾处。”上片歇拍三句是说,窗外那秋雨秋风,正侵蚀着自己消瘦的身心,让人不禁寒凉,而想起从前的往事,仿佛还在梦中。
上片歇拍三句从外在悲凉的环境回到自己内在的凄凉心情。“寻思旧梦”,既承上句言明“瘦骨”的原因,又带出下片写忆旧。“醉瞢腾处”,没有具体写出梦中的内容,而是强调思旧的感受,暗用宋范成大“寻思断梦半瞢腾,渐见天窗纯瓦明”(《睡觉》)两句的诗意。
“归舟字能认否?只烧香汲井,分明蟾虎。”换头三句是说,归舟的名字还认识吗?卧蟾状的香炉细烟袅袅,饰虎头的辘轳井绳缠绕。
过片沿用识归舟典故。宋代柳永词“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八声甘州》),写羁旅在外的词人遥念家中妻子期待自己归家的心情。这里词人换了一种表达方式,写自己在外很久,想象家中的亲人是否还一样在想念自己,接上片“寻思”二字,并领起下片感旧,在结构上承上启下。“只烧香汲井,分明蟾虎”两句,用唐李商隐《无题四首》之二“金蟾啮锁烧香人,玉虎牵丝汲井回”句意,寄托自己的相思。“蟾”,是卧蟾状的香炉,“虎”是饰虎头的辘轳。香炉的细烟袅袅与辘轳的井绳缠绕,都与情思的宛转绸缪相关,故云。
“悄记得、茉莉香中,伴玉漏声沉,冰肌无暑。”这三句是说,那场面那情景还清晰记得,在茉莉的花香之中,相伴到深深夜里。
这三句写对过去欢会的美好回忆。“悄记得”三字领起,具体写忆旧。“玉漏”,古代玉制的计时器,玉漏声沉,说明已是夜深人静。
“仙袂蟾纱,映澹月、轻如纶絮。”这二句是说,月色疏淡,思念中那人衣袂飘飘,如在仙境。
这两句描写旧时光景。“蝉纱”,为薄如蝉翼的丝织品。“仙袂”,指飘忽的衣袖。
“怪姮娥、不为人圆,看看四五。”末二句是说,责怪那月中姮娥不解人意,才在中秋过后几天,这月亮就不为人圆。
最后两句,从旧梦中跌入眼前现实,以反诘的语气说月中姮娥。表面上是在责备月亮,实际上是在怀人,与苏东坡词“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水调歌头》)在写法上是一样的。

附录:解连环·秋夜感旧
孙致弥
豆花微雨,傍半窗孤影,做成酸楚。枉怨怅、春带愁来,怎解事秋风,不吹愁去。谁家方响,细按彻、《云蓝》小部?正凉欺瘦骨,寻思旧梦,醉瞢腾处。
归舟字认否?只烧香汲井,分明蟾虎。悄记得、茉莉香中,伴玉漏声沉,冰肌无暑。仙袂蝉纱,映澹月、轻如纶絮。怪姮娥、不为人圆,看看四五。
作者简介:
孙致弥(1642-1709)字海似,一字恺似,号松坪。江南嘉定(今属上海)人。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进士。授编修。官至侍读学士。罹祸罢官。幼贫力学。及长,以诗词名世,与赵俞、张铭、王度、李圣芝、侯大年、张云章、王畮齐名,时有“练川八子”之目。及第之前,已被荐召试,诏赐二品服充朝鲜采访使。又工书,得明董其昌笔法。其词人有骨坚音脆之评。有《杕左堂集》,词在集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