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家信至有感》赏析
(2023-08-29 13:20:37)
标签:
清词吴兆骞念奴娇家信至有感 |
念奴娇·家信至有感
吴兆骞
牧羝沙碛,待风鬟、唤作雨工行雨。不是垂虹亭子上,休盼绿杨烟缕。白苇烧残,黄榆吹落,也算相思树。空题裂帛,迢迢南北无路。
消受水驿山程,灯昏被冷,梦里偏叨絮。儿女心肠英雄泪,抵死偏萦离绪。锦字闺中,琼枝海上,辛苦随穷戍。柴车冰雪,七香金犊何处?
吴兆骞,清顺治十四年(1657)举人,少负盛名。罹科场案被发配到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县西),深陷绝域。被放逐边地四年后,词人接家书得知其妻将来戍所相伴,有感而作此词。
“牧羝沙碛,待风鬟、唤作雨工行雨。”这首词开头二句是说,在荒寒之地要公羊产乳,等待着他的妻子能像故事中蓬松着头发的龙女,来和他凄苦相伴。
上片首韵,作者用两个典故写了他的处境和他对妻子到来的期待。“牧羝沙碛”,用苏武故事。《汉书·苏武传》:“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羝”,公羊。公羊本不产乳,说羝乳是为使苏武知其归期无望。词人因受科场案牵累,用苏武故事,既切合他的被流放于荒寒之地且无归期的境地,也为他的被罚不当罪找到了可以自我解脱的话语。“风鬟”、“雨工”,典出《太平广记》所引唐李朝威传奇《柳毅传》,故事说:唐柳毅应举下第,归途中遇风鬟雨鬓的牧羊龙女,问她牧羊何用,回答说:“非羊也,雨工也”。柳乃传书于其父洞庭君,使之得到解救。词人采用这一典故,是说唤起放牧中的本是雨工的羊,来为他行雨,使他的心田得到滋润。
“不是垂虹亭子上,休盼绿杨烟缕。”接着二句是说,不是在故乡的垂虹亭上,休要盼望绿杨烟缕的美景。
“垂虹亭”在词人故乡,前临太湖,横截吴江,乃三吴胜景。“绿杨烟缕”,泛指江南好景。
“白苇烧残,黄榆吹落,也算相思树。”这三句是说,烧残的白苇,吹下落叶的黄榆。权且把它们比作相思树。
这里作者没有实地点出遣戍地宁古塔。而“白苇烧残,黄榆吹落”的景象,在前一句的对比渲染下,倍见极目萧条。词人这里在万般无奈中把残落的苇、榆,比作生于南国和家乡的红豆,权作相思之树,以寄托其思念之苦。
“空题裂帛,迢迢南北无路。”歇拍二句是说,纵使写成了一纸又一纸的书信,而关山的阻隔,又有几纸能到达他所思念之人的手里呢!
这两句进一步刻画他那无以排遣的痛苦。
下片前二韵,进一步写两地相思之苦。
“消受水驿山程,灯昏被冷,梦里偏叨絮。”换头三句是说,由于两地相隔,水驿山程的迢迢,灯昏被冷的漫漫夜,只有梦里才有的絮叨变得亲昵起来。
“儿女心肠英雄泪,抵死偏萦离绪。”这二句是说,无论是儿女心肠还是英雄的泪水,都和分离的情绪紧相缠绕。
“儿女心肠英雄泪”,与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一样是上下互文见义,全句为一完整意思,加强了分离和失意的语气。
“锦字闺中,琼枝海上,辛苦随穷戍。”这三句是说,闺中寄夫的书信就像海上的琼枝树一样珍贵,妻子要辛苦跋涉来和他共度边塞岁月。
这三句点出了所获家信及其主要内容。“锦字”、“琼枝”是化用杨慎“易求海上琼枝树,难得闺中锦字书”的诗句。按:前秦秦州刺史窦滔被徙,其妻苏蕙把极为凄婉的回文诗织于锦上,以寄托思念之情,后多以“锦字”指寄夫书信。“辛苦随穷戍”,写了作者复杂的心情。妻子要来随戍,词人期盼着他早日来临,但又担心他长途跋涉的辛苦,并联想到她到来以后和他共度的艰辛岁月。
“柴车冰雪,七香金犊何处?”末二句是说,我拿什么欢迎你的到来呢?这里只有走在冰雪上的柴车而没有七香车(一种用多种涂料涂饰的车)啊!
果然,词人的妻子葛氏来到边地后,和他含苦茹辛地共同生活了近二十年,在戍所生了一子四女,直到经有人多方解救得以放还为止。
这首词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对边远寒苦之地的恶劣生活环境的描写,语悲意惨,动人心魄。
附录:念奴娇·家信至有感
吴兆骞
牧羝沙碛,待风鬟、唤作雨工行雨。不是垂虹亭子上,休盼绿杨烟缕。白苇烧残,黄榆吹落,也算相思树。空题裂帛,迢迢南北无路。
消受水驿山程,灯昏被冷,梦里偏叨絮。儿女心肠英雄泪,抵死偏萦离绪。锦字闺中,琼枝海上,辛苦随穷戍。柴车冰雪,七香金犊何处?
注释
吴兆骞(1631-1684),字汉槎,江南吴江(今属江苏)人。顺治十四年(1657)举人。旋以科场蜚语舞弊案,受到牵连,遣戍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县)二十三年。
垂虹亭,吴江名胜。
抵死,终究,总是。
琼枝,即玉树、琼树,常用以比喻美好的人物。
七香金犊,用多种香料涂饰过的,让金黄色的小牛驾着走的车。
垂虹亭,吴江名胜。
抵死,终究,总是。
琼枝,即玉树、琼树,常用以比喻美好的人物。
七香金犊,用多种香料涂饰过的,让金黄色的小牛驾着走的车。
作者简介
吴兆骞(1631-1684),字汉槎,江南吴江(今属江苏)人。顺治十四年(1657)举人。旋以科场蜚语舞弊案,受到牵连,遣戍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县)二十三年。
前一篇:《踏莎行·叶打星窗》赏析
后一篇:《满江红·重到西湖忆旧》赏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