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蝶恋花·重游晋祠题壁》赏析

(2023-08-11 13:29:50)
标签:

清词

朱彝尊

蝶恋花

重游晋祠题壁

蝶恋花·重游晋祠题壁
朱彝尊
十里浮岚山近远。小雨初收,最细春沙软。又是天涯芳草遍,年年汾水看归雁。
系马青松犹在眼。胜地重来,暗记韶华变。依旧纷纷凉月满,照人独上溪桥畔。
晋祠,故址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悬瓮山麓,为周初成王弟叔虞封地,本古唐国,虞子燮父以其地有晋水,改国号为晋,因以名祠,祠叔虞。康熙四年(1665)朱彝尊曾过此,有《晋祠唐太宗碑亭题壁集杜》诗;五年(1666)二月游其祠,有《游晋祠记》文;六年又游其祠,故曰“重游”,并作此词。
上片先从远景落笔。
“十里浮岚山近远。小雨初收,最喜春沙软。”这首词开头三句是说,远近一带的山间都飘浮着雾气。小雨刚刚停歇以后,我最喜欢就是春天里那种踏上去软软的泥沙。
“又是天涯芳草遍,年年汾水看归雁。”接着二句是说,又到了芳草遍天涯的时节,而自己身滞塞北,年复一年,只能目送汾水上空的雁群南去。
连绵群山,远近错落,山色浓淡不一,而雾气袅袅,漂浮随心,仿佛花屏天开。此时微雨初霁,词人信步闲游,只觉得被雨水浸润过的沙地柔软而富有弹性,不禁感到一阵欣喜。
南去的大雁,也已经归来,词人连续三年都到晋祠,此真所谓“年年汾水看归雁”了。唐李峤《汾阴行》诗云:“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词人此处写的是春闺之雁,与李诗有别,但目睹鸿雁而生乡思,感情正是一致的。
“系马青松犹在眼。胜地重来,暗记韶华变。”下片前三句是说,去年拴马的松树依然在眼前。如今又一次来到了这片名胜之地,让我暗自记住了美好时光的消逝。
因为是重游,所以看到旧时景物,便仿佛面对故人,有一种亲切之感。胜地重来,旧景重见,似乎是不变;但不变中有变,这变就是“韶华”,所谓“似水流年”,一去而不可复返。对于这种变,人力是无可奈何的,词人唯有心中“暗记”而已。
“依旧纷纷凉月满,照人独上溪桥畔。”末二句是说。清凉的月光依然和去年一样遍洒在地上,照着孤独的离人在溪桥上徘徊。
末二句写惆怅之情极深,其意境颇似五代冯延己《鹊踏枝》结尾“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二句。
词人对晋祠景色情有独钟,是因为他从中联想到故乡的山水。细味这首词,词人的这种感情,是能够唤起许多人共鸣的。

附录:蝶恋花·重游晋祠题壁
朱彝尊
十里浮岚山远近。小雨初收,最喜春沙软。又是天涯芳草遍,年年汾水看归雁。
系马青松犹在眼。胜地重来,暗记韶华变。依旧纷纷凉月满,照人独上溪桥畔。

注释

晋祠:位于山西太原。 朱彝尊:秀水(今浙江嘉兴)人。

浮岚:山上飘动的云烟。这句说悬瓮山周围十里内外,到处是一片腾腾云雾。

天涯芳草句:苏轼《蝶恋花》"天涯何处无芳草"。这两句说,春天又来了,青草又绿遍了天涯,我去年、今年两度看到了北归的大雁。

系马:拴马。全句说:去年拴马的松树依然在眼前。

韶华:春光,代指青年时的年华。变:指衰老。

依旧句:清凉的月光和去年一样遍洒在地上。

照人句:月下有个人独自在溪桥旁徘徊。人:作者自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