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楼令·疏雨过轻尘》赏析
(2023-08-11 18:42:39)
标签:
清词朱彝尊南楼令伤春 |
南楼令
朱彝尊
疏雨过轻尘,园莎结绿茵。惹红襟、乳燕来频。乍暖乍寒花事了,留不住,塞垣春。
归梦苦难真,别离情更亲。恨天涯、芳信无因。欲话去年今日事,能几个,去年人?
这首词载《静志居琴趣》,也是怀念冯寿常之作。
作品从塞外美好的春天写起。
“疏雨过轻尘,园莎结绿茵。惹红襟、乳燕来频。”这首词开头三句是说,小雨初降,尘沙微泛,小园里,嫩草初萌,绿绿的。惹得小燕子也穿梭往来,频频造访。
首句是实写。塞外气候干燥,所以说“过轻尘”。这场雨,增添了塞外的春意,小园里透出一片生机。“红襟”,小燕子颔下毛色泛红,所以这样指称。塞外春雨,来之不易,园草如茵,更加可爱。这里,明说燕,暗说人,表现的是作者本人对春天到来的欣喜。
“乍暖乍寒花事了,留不住,塞垣春。”这三句是说,在乍暖乍寒的一瞬间花事就结束了,留不住,边塞上短暂的春天,
词中主人公以其善感之心,细腻地表现出自己的心灵活动,即:对于春天到来的欣喜,转瞬之间就被春天将要消逝的悲哀所取代;也就是说,他在春天刚刚到来的时候,就已经为它的必然离去而忧伤了,这就比一般的伤春写法更进了一层。短短的篇幅中,藏有如此曲折,这正是作者刻意经营之处。
下片承上伤春而抒情。
“归梦苦难真,别离情更亲。恨天涯、芳信无因。”换头三句是说,回家的梦苦于难以成真。别离以后相互间的感情更亲了。更遗憾的是在这遥远的塞外,竟然连信也接不到一封。
换头两句以平实之语,写出了主人公内心复杂的感受。一个“苦”字,说明归梦并非一次,所谓“难真”,暗示每一次都以为是真,却终于被现实提醒。梦之多,思之深,情之浓,已被和盘托出。可是作者却还以为未臻极致,又进一步渲染这种无奈,音信全无,这当然是很反常的,唯一的解释,这本就是一段无望的感情。心无望而情难抑,难免就有重重的矛盾。
“欲话去年今日事,能几个,去年人?”末三句是说,想说说去年今日之事,可是去年的人不在,又向谁去说呢?
从“欲话去年今日事”一语来看,或者朱彝尊在康熙元年(1662)九月赴归安探望岳父时,与寿常曾经见面,念兹在兹,虽有无穷的怅望。
这首词语意虽然平实,但写得颇有层次,见出作者对创作的精思。
附录:南楼令
朱彝尊
疏雨过轻尘,园莎结绿茵。惹红襟、乳燕来频。乍暖乍寒花事了,留不住,塞垣春。
归梦苦难真,别离情更亲。恨天涯、芳信无因。欲话去年今日事,能几个,去年人?
前一篇:《蝶恋花·重游晋祠题壁》赏析
后一篇:《青玉案·临淄道上》赏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