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重山·金陵步芝麓韵》赏析

(2023-05-24 18:27:23)
标签:

清词

邓汉仪

小重山

和作

小重山·金陵步芝麓韵
邓汉仪
淮水横拖柳线柔,曾闻箫鼓夜,美人游。一从好事断香钩,西窗月,不肯照梳头。
苦雨更深秋,怎禁桐叶下,一更愁。寒潮依旧绕城流,无人处,私倚阅江楼。
“金陵”,南京古城,南明弘光元年(1645)乙酉五月,清兵继续攻陷扬州之后,旋又渡江攻取南京。南京成为清廷镇压东南抗清义军的大本营,几经兵火,无复昔日的繁华。“芝麓”,作者之友龚鼎孳的别号,入清,再谪而起,历刑、兵、礼三部尚书。在其官刑部时,曾宛转为明遗民傅山、陶汝鼐、阎尔梅诸人开脱。艰难之际,善类或多赖其助,因此当世贫士多往归之。芝麓在明亡后尝至金陵,有《小重山·重至金陵》词。作者这首词步芝麓韵,是和作之一。
“淮水横拖柳线柔,曾闻箫鼓夜,美人游。”这首词开头三句是说,秦淮河上轻柔的柳线,我曾听说在箫鼓欢奏的夜晚,这里曾是俊男倩女们冶游的所在。
“淮水”此指秦淮河,秦淮河本是南京胜游之地,在明代近三百年间,此地两岸垂杨掩映秦楼楚馆,每值初夜,华灯竞放,画舫如云。“美人”,既指秦淮的粉黛佳丽,也指那些风流名士。
“一从好事断香钩,西窗月,不肯照梳头。”接着三句是说,自从金陵瓦解,江山断送,什么好事也都幻灭了,那西窗的月亮,自然也不肯再照旧人梳头了。
“好事断香钩”,隐喻乙酉(1645)五月南明弘光朝的覆亡。“香钩”,用《拾遗记》里的一个故事,那故事记载元凤二年(前79)汉武帝于淋池之南,起桂台以望气,“帝尝以季秋之月,泛舟钓于台下,以香金为钩,得白蛟长三丈,帝命大官为鲊”。作者以“香钩钓蛟”为好事,香钩已断,好事自然不复存在了。这比喻虽不恰切,倒也委婉动听。
下片,作者从重到南京的季节写起,并抒发自己因时节而引发的感受。
“苦雨更深秋,怎禁桐叶下,一更愁。”下片前三句是说,时节已是深秋,外面是潇潇苦雨,时间也一更天了。
“寒潮依旧绕城流,无人处,私倚阅江楼。”末三句是说,只有那无尽的江潮,还在绕着孤城奔涌,在无人的地方,独自靠在江楼上望着大江。
“无人处”,可见客舍的萧条,“倚楼”,是为抒发愁思。

附录:小重山·金陵步芝麓韵
邓汉仪
淮水横拖柳线柔,曾闻箫鼓夜,美人游。一从好事断香钩,西窗月,不肯照梳头。
苦雨更深秋,怎禁桐叶下,一更愁。寒潮依旧绕城流,无人处,私倚阅江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