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谒金门·五月雨》赏析

(2023-04-23 13:22:14)
标签:

明词

陈子龙

谒金门

五月雨

谒金门·五月雨
陈子龙
莺啼处,摇荡一天疏雨。极目平芜人尽去,断红名碧树。
费得炉烟无数,只有轻寒难度。忽见西楼花影露,弄晴催薄暮。
这首词的标题是“五月雨”,五月雨也就是梅子黄时雨。
上片写景。
“莺啼处,摇荡一天疏雨。”开头二句是说,在那黄莹儿啼叫的地方,满天正飘洒着雨丝。
“疏雨”是间歇的雨,“摇荡”形容雨丝飘洒的状态,正所谓“雨丝风片”,再加上简断的莺啼,再准确不过地写出了梅雨的特点。
“极目平芜人尽去,断红明碧树。”接着二句是说,极目远眺,平野之上没有行人,只见残剩的红花缀在绿树上,经过雨水的冲洗,显得格外鲜亮。
可能取欧阳修《踏莎行》“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的意境。雨天行人稀少,树是那样绿,花是那样红,词人的观察总是十分细腻、具体的。
下片写情,主要写词人的感受。
“费得炉烟无数,只有轻寒难度。”下片前二句是说,花费了无数燃炉香来除湿,只有轻寒使人感到难熬。
江南梅雨季节,湿度大,衣物容易生霉,本来古代上层家庭就好在室内熏香,此时此地更要点燃炉香来除湿。这也是从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化出。梅雨季节,江南正处于冷暖空气交汇地带,故而多雨,并且气温多变,早晚甚至还会感到轻微寒意,正是指的这种气候,“难度”则属于诗人的感受了。
“忽见西楼花影露,弄晴催薄暮。”最后二句是说,忽然看见西楼边上露出了花影,时间已经接近傍晚,花影随着太阳光线移动就好像在催促薄暮的到来。
末两句由雨写到转晴,忽雨忽晴也正是黄梅天的特点,诗人强调的是由雨转晴完全在不知不觉之间。阳光照射下,才有了花影。这花影摇曳着,摆弄着阳光。这里“弄”字和“催”字都用得很巧妙。不说“花弄影”,而说“花影弄晴”,晴是阳光给人的感觉,就是说花影摇动引起光线的明暗变化,这样就有了新的创造。接言的“催薄暮”,用一个动词“催”字,赋予了花影以感情的色彩。薄暮是自然到来的,在花影轻摇中阳光渐渐移去,给人的感觉似乎是催促傍晚的到来,感觉十分细腻,表达十分精彩。
这是一篇描写节候风物的佳作。

附录:谒金门·五月雨
陈化龙
莺啼处,摇荡一天疏雨。极目平芜人尽去,断红明碧树。
费得炉烟无数,只有轻寒难度。忽见西楼花影露,弄晴催薄暮。
注释 
疏雨:间断的雨。
平芜:草木丛生的旷野。
断红:残红。
炉烟:炉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