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堂春·雨中杏花》赏析
(2023-04-23 18:15:39)
标签:
明词陈子龙画堂春雨中杏花 |
画堂春·雨中杏花
陈子龙
轻阴池馆水平桥,一番弄雨花梢。微寒著处不胜娇,此际魂消。
忆昔青门堤外,粉香凌乱朝朝。玉颜寂寞淡红飘,无那今宵。
崇祯八年(1633)春夏,词人居住在松江故里(今属上海市)徐致远的别墅南园。这首咏物小词就是歌颂当年南园的杏花。
“轻阴池馆水平桥,一番弄雨花梢。”开头二句是说,春雨绵绵,给南园的池苑馆舍笼上了一层薄薄的阴翳;绿波荡漾的池塘,春水猛涨,水面几乎与桥面齐平。一番雨水洗礼,杏树梢头,俏花丽朵更显风采。
南园的景致无疑是幽美的。词人自然由小桥、杏花入笔,展现南园的景致。“弄雨”二字,写出了雨中杏花斗艳怒放的姿韵和昂然傲立的精神!
“微寒著处不胜娇,此际魂消。”上片后二句是说,经过那毛毛细雨滋润着盛放的杏花,在微寒的天气下更显得娇艳,也更为婀娜多姿。
然而寒食时节,天气毕竟还有些微寒意,杏花却偏偏在此时开放。处处春雨挟寒,虽说是“微寒”,但杏花妖娆柔媚,纵有千种风情,万般仪态,又如何消受得起呢?杏花动人情思,勾人魂魄,更教人怜爱,令人感伤。此际销魂的感叹,由赞美杏花的娇艳俏美,转而同情其遭逢寒雨侵袭,人情花貌,一笔两到。此时此刻,词人黯然销魂的情感波动,更多地倾注在关注杏花的遭遇和命运上。
上片描绘眼前风物,过片切入对往事的追怀。
“忆昔青门堤外,粉香凌乱朝朝。”想当年那宾游繁闹的京师门外的堤岸上,杏花整日供人玩赏,遭人采摘,花容残损,粉香零乱。
“青门”,汉长安城东南门,汉人送客常至青门外的灞桥,折柳赠别,后因以“青门”泛指游冶、送别的所在。
“玉颜寂寞淡红飘,无那今宵。”末二句是说,花朵已经落尽的杏花,连蜂蝶都不来光顾了,只好守着寂寞过日子,它哪里还有一刻千金的春宵。
末两句折回现实,抒发感叹。眼前的杏花还不失绝代佳丽的风韵,婀娜依旧,娇媚依旧,只是难禁风雨的袭击,淡红的花瓣无奈地在寂寞中飘零。在这春雨微寒的夜晚,真是花也无奈,人也无奈。一声“无那今宵”,多少凄楚,多少感伤!
这是一首咏物词,词中所咏的是春雨微寒中的杏花。但吟味再三,雨中花间,总依稀晃动着一位佳人的倩影。
附录:画堂春·雨中杏花
陈子龙
轻阴池馆水平桥,一番弄雨花梢。微雨著处不胜娇,此际魂消。
忆昔青门堤外,粉香凌乱朝朝。玉颜寂寞淡红飘,无那今宵。
注释
青门:汉长安东南门本名灞城门,因其色青,故称为青门。
玉颜:指杏花。
无那:无奈。
前一篇:《谒金门·五月雨》赏析
后一篇:《山花子·春愁》赏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