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诉衷情·春游》赏析

(2023-04-22 18:35:13)
标签:

明词

陈子龙

诉衷情

春游

诉衷情·春游
陈子龙
小桃枝下试罗裳,蝶粉斗遗香。玉轮碾平芳草,半面闹红妆。
风乍暖,日初长,袅垂杨。一双舞燕,万点飞花,满地斜阳。
这首词标题为“春游”,上片写一位女子在春天出游,下片则写了所见所感的春天风物。
“小桃枝下试罗裳,蝶粉斗遗香。”开头二句是说,有人在小桃树下试穿丝衣,蝴蝶在残余的花间飞舞。
首句是说出游前的准备。天气渐暖,要换上春天的罗裳,不是一换就得,所以要试。试衣在小桃树下,很可能是普通农家的女孩子。站在小桃之下,人面桃花相映红,这当然是一种很美的映衬了。不仅如此,鲜艳的桃花和女子衣上的香泽又引来了翩翩的蝴蝶。不说蝴蝶环绕飞舞,却说蝶翅上扑落的粉末和女子遗落的香泽比赛,哪一种更香,这就宛转曲折深有意趣了。在花丛中翩翩起舞的蝴蝶,本来也是美的化身,所以梁山伯祝英台的故事中,才有化蝶之说。
“玉轮碾平芳草,半面闹红妆。”三四句是说,芳草被华美的车子碾平,车中的贵妇娇娃也只在车窗中露出半面,这半面娇容却引起游春少女的不快。
游车的人自然很多,有乘宝马香车的。这位游春少女为什么恼怒呢?是因为她们乘坐的香车对于芳草的摧残?还是因为她们不暇他顾的高傲姿态?就很难说了。
“风乍暖,日初长,袅垂杨。”换头三段句是说,风变得薰暖,白天开始长起来,杨柳的枝条柔美细软随风飘荡。
这三句写的是初春的景象,非常紧凑,从几种事物上观察,感受表现了初春的特点。
“一双舞燕,万点飞花,满地斜阳。”末三句是说,一双燕子在飞舞,万点落花飞舞 ,满地夕阳斜照着。
这三句大有春事已过的景象。此处“一双舞燕”恐怕也不是早春景象,“万点飞花”更是暮春特有之景。“满地斜阳”也平添了一份凄清。这后面的三个四字句,与前面的三个三字句,意思上有承接,时间上有发展,由初春写到春末,时间跨度是为了表现情感上的跨度。这首词情景相生,处处是景语,也处处是情语,客观景物无不打上感情的烙印,所以能够深切感人。

附录:诉衷情·春游
陈子龙
小桃枝下试罗裳,蝶粉斗遗香。玉轮碾平芳草,半面闹红妆。
风乍暖,日初长,袅垂杨。一双舞燕,万点飞花,满地斜阳。

注释
诉衷情: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名,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三平韵。
罗裳:织锦的裤裙。裳,下身的衣服,裙装。
蝶粉:指桃花初放,蕊粉末褪。斗:比试。遗香:指罗裳和少女身体散发出的清香。
玉轮:华贵的游车。
半面恼红妆:即“恼半面红妆”之倒装句。指因花瓣凋零而心生懊憾。半面:指凋残。红妆:指花瓣。
乍:开始。
袅(nio):细柔摇曳的形态。

作者简介

陈子龙(1608—1647)明末官员、文学家。初名介,字卧子、懋中、人中,号大樽、海士、轶符等。汉族,南直隶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崇祯十年进士,曾任绍兴推官,论功擢兵科给事中,命甫下而明亡。清兵陷南京,他和太湖民众武装组织联络,开展抗清活动,事败后被捕,投水殉国。他是明末重要作家,诗歌成就较高,诗风或悲壮苍凉,充满民族气节;或典雅华丽;或合二种风格于一体。擅长七律、七言歌行、七绝,被公认为“明诗殿军”。陈子龙亦工词,为婉约词名家、云间词派盟主,被后代众多著名词评家誉为“明代第一词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