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蝶恋花·感怀》赏析

(2023-04-16 18:29:31)
标签:

明词

沈宜修

蝶恋花

感怀

蝶恋花·感怀
沈宜修
犹见寒梅枝上小。昨夜东风,又向庭前绕。梦破纱窗啼曙鸟,无端不断闲烦恼。
却恨疏帘帘外渺。愁里光阴,脉脉谁知道?心绪一砧空自捣,沿阶依旧生芳草。
这是一首表现“闺情”的作品。表现闺情是中国抒情文学、特别是诗词的一大主题。但在中国诗歌史上,闺情作品的写作者,却多是须眉之事。这种由男人代女子立言、学女子口吻的做法,当然给人以“隔靴搔痒”、装腔作势之感。由这个意义上看,中国文学史上留存不多的女性作家作品,以多情细腻的女性笔触展现了女子自己的心理世界,就显得难能可贵。 
多愁善感的沈宜修写的这首《蝶恋花》,堪称这类作品中的佼佼者。
上片由景及情。
“犹见寒梅枝上小。昨夜东风,又向庭前绕。”这首词开头三句是说,这两天看到梅花在寒风中尚未长大,昨夜前庭,已听见春风巡回环绕的脚步声。
首三句落笔生情。一个“犹”字和一个“又”字对举,怪嗔时间的脚步走得太快了,不能不让人顿起光阴似箭之叹。
“梦破纱窗啼曙鸟,无端不断闲烦恼。”上片歇拍二句是说,纱窗外面的鸟儿在曙光中啼破了好梦,在这漫长而难捱的白昼,是无端而起绵绵不断的闲愁。
在东风的脚步声中,又是一宿多梦,梦回无眠。这个梦,肯定是美梦无疑。梦见什么了?是远离家门在外做官的丈夫回来了么?是回归到童年时代依偎在父母慈爱的怀抱中么?作者没有说,但已经透露了现实与梦境的落差,怨而不怒地显现出作者独居深闺的“闲烦恼”。
上片到此结束,但闺怨的情韵,却不绝如缕地缠绕在词人的笔端,也缠绕着读者的心。
下片由情再回到景。
“却恨疏帘帘外渺。愁里光阴,脉脉谁知道?”换头三句是说,透过疏帘映入眼帘的的,总是那渺渺茫茫的空路。光阴愁度,还无人诉说。
这三句是情语,其“恨”字、“愁”字和“脉脉”数字,直截了当地把自己的心境和盘托出。作者明知道并不是疏帘间隔了她和丈夫,但是她无人好怨恨,只好委屈帘儿了。
“心绪一砧空自捣,沿阶依旧生芳草。”末二句是说,心绪就像那捣衣的砧一样空自捣个不已,而石阶一沿,依旧是芳草萋萋。
那芳草如此侵占石阶,当然是缺少人走动的缘故。多么的荒凉冷落,如同我们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一样。这最后两句是全词的精华所在,表现了词人深深的无奈和忧郁,也显示了她高超过人的情感表达技巧。

附录:蝶恋花·感怀
沈宜修
犹见寒梅枝上小。昨夜东风,又向庭前绕。梦破纱窗啼曙鸟,无端不断闲烦恼。
却恨疏帘帘外渺。愁里光阴,脉脉谁知道?心绪一砧空自捣,沿阶依旧生芳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