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菩萨蛮·短篷载雨随流下》赏析

(2023-02-25 18:40:47)
标签:

明词

倪谦

菩萨蛮

题画

菩萨蛮
倪谦
短篷载雨随流下,木兰画桨无人把。两岸碧波平,群山似马行。
浮沉飘一叶,远山长天接。欹枕愜吟情,有诗成未成?
这是一首题画词,但画与词毕竟是分属不同的艺术门类,如果词人一味在词境中追求与所题画境的形似,则难以创作出好的词作。倪谦这首词,跳出了画境所设置的特定时间和空间,生动传达出画境在时间上难以展现的时间延续性以及画境在情感上难以描摹的复杂性,使这首短词既生动再现了所题之画的画境,又超越了视觉中的画境,从而获得了流传后世的艺术价值。
词的上片写景。
“短篷载雨随流下,木兰画桨无人把。”开头二句是说,一叶短舟迎着小雨顺流而下,木兰画桨无人把控。
开头两句,短舟载雨,画桨闲置,看似一派“野渡无人舟自横”的自在与闲适,然而,舟乃人所乘,桨为人而设,这看似无人实质有人的场景设置,突出了船中人的闲逸逍遥。其中“随流下”三字,一方面有力表现了船中人的那种天南地北任情漂游的自在洒脱,另一方面,具有延续性的动词的运用,使得词中的景物得到一种连续动态的展现。
“两岸碧波平,群山似马行。”三四句是说,两岸碧波澄澈,群山如信马悠悠徐徐而行。
这两句是随流下过程中所见之景,一静一动,动静结合,把河水的清净,两岸群山的连绵写活了。本来,山是静,舟是行但词人不直写舟之岁流飘动,而是写群山之渐渐后退,以山之如信马悠悠徐徐而行,反衬出舟之徐行,这种进一层的写法,不仅反映了词人高超的想象力,同时也透露出所题画境的精妙高超。一叶短舟,木兰画桨,澄净碧波,连绵群山,共同构筑成了一幅极富动感的微雨行舟图。置身于如此美景中,不由人不为之陶醉,为之吟咏。
词的下片顺承着上片,由写景转向了抒发乘舟的感受。
“浮沉飘一叶,远山长天接。”上片前二句是说,一叶扁舟的浮沉,在远山和长天之间更显得其渺小。
这两句看似仍描摹画境,实则借景以抒情。在这样空阔疏朗延绵无边的空间里,一叶扁舟是那么渺小,舟中人更是那样的微不足道,那么,何不忘掉自身的荣辱得失,融进这广阔的大自然中,获得心境的平静闲适,摒弃世间的种种牵累呢?
“欹枕惬吟情,有诗成未成?”末二句是说,靠着枕头惬意地抒发自己的感情,有诗作能够写下来吗?
结句正是这种大彻大悟情感的形象体现。庄子“得鱼而忘荃(筌)”、“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词人亦是得诗之意而忘诗之言了。这一结尾,似是为画中人而发,实为词人心境的体现。这样的情感表现,无疑已经超越了画面所设定的视觉内容,体现了词人在再现画境的同时,也注入了自身情感,进行了大胆的再创作。

附录:菩萨蛮
倪谦
短篷载雨随流下,木兰画桨无人把。两岸碧波平,群山似马行。
浮沉飘一叶,远山长天接。欹枕惬吟情,有诗成未成?
作者简介
倪谦(1415年~1479年),字克让,号静存,南直隶应天府上元(今江苏南京)人,原籍钱塘(今浙江杭州)。正统四年(1439年)进士,授编修,曾出使朝鲜。天顺初,累迁至学士,侍太子于春宫。后主顺天乡试,因黜权贵之子,被构罪戍边。成化初复职,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谥文僖。天资聪颖,记忆力特强,有《朝鲜纪事》、《辽海编》、《倪文僖公集》等传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