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鸡鸣风雨潇潇》赏析
(2023-02-01 15:44:46)
标签:
明词刘基水龙吟 |
水龙吟·鸡鸣风雨潇潇
刘基
鸡鸣风雨潇潇,侧身天地无刘表。啼鹃迸泪,落花飘恨,断魂飞绕。月暗云霄,星沉烟水,角声清袅。问登楼王粲,镜中白发,今宵又添多少?
极目乡关何处处?渺青山,髻螺低小。几回好梦,随风归去,悲渠遮了。宝瑟弦僵,玉笙指冷,鸣鸿天杪。但侵阶莎草,满庭绿树,不知昏晓。
刘基在元代历任江西高安县丞、浙江儒学提举等职,因遭排挤,辞官归隐。元惠宗至正二十年(1306),刘基应朱元璋之请入金陵(今南京),辅助其成就帝业,成为明代的开国功臣。这篇《水龙吟》作于元末天下大乱、作者尚未遇合朱元璋之时。上片诉说未遇明主、难展长才的苦闷;下片通过写故园之思,进一步表现对前途的迷惘和对归宿的寻求。
“鸡鸣风雨潇潇,侧身天地无刘表。”开头二句是说,风雨萧瑟,鸡声四起,我置身天地竟没有像刘表这样的人才。
上片开头两句总说,首句写环境、氛围,次句说个人处境。作者以天尚昏暗时鸡鸣四起、风雨交加的景象象征元末大动乱的政治形势,以世上无刘表式的礼贤下士的一方霸主慨叹自己的怀才不遇、无处栖身的痛苦处境。“鸡鸣”句语本《诗经·郑风·风雨》:“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旧说这是乱世思君子的诗。刘表,东汉末年人于汉献帝时为荆州刺史,当时中原战乱,士民多往归附。词中以刘表指代礼贤下士的明主。元末,张士诚、陈友谅、方国珍、朱元璋等群雄并起,元王朝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刘基希望有所作为,却未遇明主,因而深感苦恼,不禁曼声唱叹,感慨系之。
“啼鹃迸泪,落花飘恨,断魂飞绕。”接着三句是说,啼鸣的杜鹃流着泪,落花含着遗憾飘落下来,哀伤绵绵不绝。
这三句写暮春景象及自己的感受。相传杜鹃是古代蜀王杜宇失国后所化,常悲鸣出血,鸣声如“不如归去”。这里借“啼鹃”、“落花”诉说自己的主观感受。“断魂飞绕”更是一个直接抒情的句子,自诉在无可依托的情况下内心苦闷,不断追寻而终归于进退失据的情状。
“月暗”以下七句,词人以作客他乡、登楼销忧的王粲自比。
“月暗云霄,星沉烟水,角声清袅。”这三句是说,月亮因天空显得昏暗,星星隐于薄雾,角声飘渺。
“月暗”、“星沉”写所见,“角声”写所闻。词人在楼头徙倚之久,直至晨光熹微。抬头看天,但见在烟水迷离的天幕上,月色渐暗,星光渐淡,同时听到了报晓的号角声,角音清亮,余音袅袅。“暗”字、“沉”字表动态,都有一个时间过程,暗寓词人长夜无眠这一事实。
“问登楼王粲,镜中白发,今宵又,添多少?”上片歇拍四句是说,想问问作《登楼赋》的王粲,镜子中自己的白发,又增添了多少?
王粲,东汉末年文学家,往依刘表十多年,不受重视。曾登上麦城(故城在今湖北当阳东南)城楼,作《登楼赋》,倾诉怀才不遇,宏图难展的苦闷。需要说明的是,词人在这里只是从怀才不遇的角度以王粲自况,并无贬抑刘表的意思,也就是说,与前面将刘表作为礼贤下士的代表的说法并不矛盾。
下片紧承“登楼”意,先用八句写远望乡关、欲归不得的苦闷。
“极目乡关何处?渺青山、髻螺低小。”换头二句是说,遥望家乡在何处?青山渺茫,山峰矮小。
放眼望去,目光被呈螺形发髻的青山挡住了——看不到故乡。
“几回好梦,随风归去,被渠遮了。”这三句是说,做过几次美梦,梦中随风向故乡飞去,又被远方的青山隔断——梦中也回不了故乡。
“被渠遮了”的“渠”是代词,相当于它,指青山。
“宝瑟弦僵,玉笙指冷,鸣鸿天杪。”这三句是说我想借助音乐表达乡情,无奈天气太冷,瑟弦僵硬,吹奏玉笙的手指也不听使唤,只能目送飞鸿直到它在视野中消失。
“但侵阶莎草,满庭绿树,不知昏晓。”他见到的是长上了台阶的莎草以及长满庭院的绿树,使人难辨晨昏。
结尾三句,从所写到的“阶”、“庭”看来,这时词人已经从楼上下来,正在庭院中、台阶前踯躅沉思。末句“不知昏晓”,在词中有写实与象征两重意思。从写实一面说,意谓浓荫遮蔽下的庭院显得很阴暗,以致分不清早晚;从象征一面看,也是时代动乱以及词人内心迷乱、困惑的象征。这种情况,一直要到朱元璋请他出山才告结束。
刘基的这首《水龙吟》堪称词中的《登楼赋》。
附录:水龙吟
刘基
鸡鸣风雨潇潇,侧身天地无刘表。啼鹃迸泪,落花飘很,断魂飞绕。月暗云霄,星沉烟水,角声清袅。问登楼王粲,镜中白发,今宵又,添多少?
极目乡关何处?渺青山、髻螺低小。几回好梦,随风归去,被渠遮了。宝瑟弦僵,玉笙指冷,鸣鸿天杪。但侵阶莎草,满庭绿树,不知昏晓。
注释
鸡鸣:化用《诗经·风雨》“风雨潇潇,鸡鸣胶胶”。
侧身:同“厕身”,即置身。
刘表:东汉高平人,字景升,官荆州刺史。当时中原战乱,荆州一隅较为安宁,士民多归之。
角: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
王粲:字仲宣,三国时人,曾依刘表。曾作《登楼赋》抒写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思乡之情。建安七子之一。
髻螺:妇女头上盘成螺形的发髻。此喻指山峰。
冥鸿:高飞的鸿雁。
天杪:杪,树木的末梢。天杪,即天边。
前一篇:《浪淘沙·感事》赏析
后一篇:《水龙吟·春思》赏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