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门引·采采黄金蕊》赏析
(2023-01-30 15:56:29)
标签:
明词刘基青门引 |
青门引
刘基
采采黄金蕊,遥见晚山横翠。重门深掩一庭风,沽来澹酒,能得几回醉。
草黄云白鸿千里,落日寒烟起。相怜自有明月,照人肺腑清如水。
刘伯温是小令的当行应手,往往有北宋风韵。这首《青门引》,表意朴素,目之所及,亦人之常见,然信手拈来,点缀安排自成佳境,若毫不经心得之现成者。
“采采黄金蕊,遥见晚山横翠。”这首词开头二句是说,采了又采黄金色的菊花,远远地看到晚山横亘一抹翠色。
这首小令的起头二句颇有视野淡远、色彩明朗的意境,使人联想到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可是失意的词人并没有陶公的闲适与自在,更无白衣人的送酒,他所承负的,是一腔无计消磨的块磊,这心境就绝对悠然不起来。
“重门深掩一庭风,沽来澹酒,能得几回醉。”接着上片歇拍三句是说,重门深掩,欲将丝丝愁苦与沉沉暮色一并挡在门外,无奈秋风无孔不入,盘旋过庭,即便沽酒买醉,也不得驱逐阵阵凄凉。
这三句正是南宋李清照《声声慢》“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的词境。
下片的结构形式很特别,它没有顺势就前所营造的情景能够继续深入递进。而是转折回来,又将笔触伸向户外,从表述层次看,几同上片一模一样。
“草黄云白鸿千里,落日寒烟起。”下片前二句是说,秋草摇落而变衰,白云悠悠远送秋雁,西下的夕阳渐渐被沉重的暮霭所吞没。
下片开头二句也是写景,与上片互相参照,这一切应是上片所云“遥见”的内容补叙,这里的表述显然与上片开头平行,也就是将一时之景,分作两处来写,而并非重门深掩后的再度出门眺望。当然上下两片同写一时景物,一明亮,一苍茫,取景用意是别有深味的。如果说,横亘一抹翠色的晚山下的“采采黄金蕊”,映衬了作者处士般的清高品格,那么,落日风烟里,四合的暮色自然弥漫着一派寒意,牵引出一种惆怅的意绪。
“相怜自有明月,照人肺腑清如水。”末二句是说,同情我的只有明月,照出我的胸怀清白如水。
结拍也同上片歇拍平行,由外景转到室内:中夜无寐,明月窥人,清凉皎洁的月光铺泻如水,它能洗涤胸襟,湔除烦愁与郁积么?五代的词坛高手冯延巳有一首《鹊踏枝》,描写萧索清秋里“悄悄重们闭”的苦闷,不也是曾吟咏“残酒欲醒中夜起,月明如练天如水”吗?冯词似乎只是意在雅静冷清的环境刻画,并不涉及心绪情感的表露;而唐人王昌龄“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的诗句,以皎洁之物比喻心灵之情高污染,表达方式则显豁直白。刘基将冯词的情辞与王诗的寓意融为一体,其妙处在于以景结情,清迥蕴藉,因此神韵卓出,值得玩赏。
附录:青门引
刘基
采采黄金蕊,遥见晚山横翠。重门深掩一庭风,沽来淡酒,能得几回醉。
草黄云白鸿千里,落日寒雁起。相怜自有明月,照人肺腑清如水。
前一篇:《眼儿媚·烟草萋萋小楼西》赏析
后一篇:《浪淘沙·感事》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