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梦令·题画》赏析

(2023-01-28 18:22:36)
标签:

明词

刘基

如梦令

题画

如梦令·题画
刘基
草际斜阳红委,林表晴岚绿靡。何许一渔舟?摇动半江秋水。风起,风起,棹入白蘋花里。
这是一首题画小令。题画诗词一般容易受到所提之画内容的拘囿,但由于作者才性不同,在品画之时往往融入自己的审美情趣,从而使静态的画经过词人的再创作变得鲜活灵动,并获得感人至深的魅力,刘基这首词的佳处,正在于此。
“草际斜阳红委,林表晴岚绿靡。”开头二句是说,草衰木枯,红绿已逝,雾气漂浮,夕阳西下。
这是一幅对仗极工稳的对偶句,一开头就展现出一幅苍凉的秋色图,把读者带入了一个暗淡凄清的画境。而这个画境虽苍凉冷寂,在“草际”、“林表”二词的点染之下,却显得极空阔疏朗。
“何许一渔舟?摇动半江秋水。”中间二句是说,哪里来的一叶小小的渔舟?竟然摇动着半江秋水。
用一个疑问句,使小小的渔舟,在空阔苍茫的画面里凸现出来,并牢牢地吸引了读者的视线,使得原本凄清的画面变得有几分灵动,几分生机。如此一静一动的相互映衬,使画中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在动与静的的辩证有机组合中,使人对画家的绝妙构图不禁折服,同时我们也不难从刘基的这一题画词中,深刻感受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相融相通的美妙情景。
“风起,风起,棹入白蘋花里。”结拍三句是说,风起来了,风起来了,船桨划进开满白色蘋花的水中。
结拍顺承前两句,继续描写渔舟的行程所至。随着阵阵秋风,船桨掀起的秋水涟漪在蘋花的覆盖下应是别有一番风韵。此处词笔点染出的情景虽有萧萧秋风,但却显得颇为淡雅和恬静。身处这种情境,足可以将人间的荣辱淡忘。这样的结尾,给人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透过这首短词,读者不难窥见一代开国功臣刘基的宽广胸臆,在他雄浑的词笔下,本应悲愁凄苦的秋景变得一派清明和闲雅。

附录:如梦令·题画
刘基
草际斜阳红委,林表晴岚绿靡。何许一渔舟?摇动半江水。风起,风起,棹入白蘋花里。

作者简介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