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王元章墨梅图》赏析
(2023-01-06 18:35:43)
标签:
元词张翥王冕墨梅图 |
疏影·王元章《墨梅图》
张翥
山阴赋客,怪几番睡起,窗影生白。缥缈仙姝,飞下瑶台,淡伫东风颜色。微霜恰护朦胧月,更漠漠、暝烟低隔。恨翠禽、啼处惊残,一夜梦云无迹。
唯有龙煤解染,数枝入画里,如印溪碧。老树枯苔,玉晕冰圈,满幅寒香狼藉。墨池雪岭春长好,悄不管、小楼横笛。怕有人、误认真花,欲点晓来妆额。
王冕(字元章)是元代一位著名的水墨画家,尤以梅竹之作深得时人和后代的推崇。作者这首词,即以缥缈灵动的笔致,生动地传写出王冕所画《墨梅图》的美妙意境。
词以《疏影》为调,上承宋代姜白石(夔)的咏梅自度曲名作,情韵意趣已自不凡。其上片写月夜梅开,将实景与幻觉糅合在一起,充满诗情画意。
“山阴赋客,怪几番睡起,窗影生白。”这首词开头三句是说,山阴作家,晚间数次起身,惊怪窗影生白。
首句“山阴赋客”点名作画者身份,然后用他在晚间数次起身、惊怪窗影生白引入,显得巧妙自然。一个“白”字,已经透露了窗外梅开繁花满枝、雪白一片的明丽景象,作者即以此引发展开丰富的联想。
“缥缈仙姝,飞下瑶台,淡伫东风颜色。”这三句是说,梅花就像那刚从瑶台飞临凡间的仙女,风姿卓约,淡妆薄施,伫立在那里期盼着东风给大地捎来缤纷的春色。
“微霜恰护朦胧月,更漠漠、暝烟低隔。”这二句是说,这时有微霜守护者朦胧的月光,夜雾弥漫在盛开的花间。
整个环境是那么幽静,一切都沉浸在梦幻般的境界之中。前人写梅,最为人称道的是宋林逋《山园小梅》诗中的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作者在此予以点染变化,不仅营造出一种可以与其媲美的意境,而且赋予梅花在月夜伫立待春的新意,读来更觉妩媚动人。
“恨翠禽、啼处惊残,一夜梦云无迹。”这二句是说,拂晓鸟啼,惊破残梦,一夜梦境顿时消失无迹。
一个“恨”字道出无限遗憾,几多幽怨。这种梦境顿消的枨触,既可理解为出自飘然下凡的仙姝即梅花本身,也可看作来自几番睡起赏叹月夜白梅的山阴赋客,这样就十分自然地引出了下片对《墨梅图》写真传神的极力赞叹。
“唯有龙煤解染,数枝入画里,如印溪碧。”换头三句是说,再现于纸的墨梅以数枝入画,神形兼备,如临水照影。
过片三句点题,以“龙煤解染”揭示“墨”字,以“数枝入画”紧扣“梅图”,而“如印溪碧”更以形象的比喻称叹。
“老树枯苔,玉晕冰圈,满幅寒香狼藉。”这三句是说,梅枝苍老,刚劲有力;花形施笔轻盈圆润,用墨淡雅素净;整个画面枝茂花繁,笔墨淋漓,意态横生。
这三句又由虚入实,就画面的黑白相间、布局的饱满落笔。突出了王冕墨梅图的特色,一变前人简枝疏画的旧貌,代之以枝茂花繁,整个画面气韵充沛。词中这三句分别就枝、花和总体效果三层对《墨梅图》的描写,不仅概括简要,生动传神,而且由点及面,存真不失。
最后作者又从观赏的角度,连用两典。来感叹墨梅的风韵长存,几可乱真。
“墨池雪岭春长好,悄不管、小楼横笛。”这二句是说,图中的梅花留住了墨池雪岭的春色,即使有人吹笛也吹之不落。
“怕有人、误认真花,欲点晓来妆额。”末二句是说,生怕有人会见了误以为真,把它采来用作妆点额头。
首先他反笛曲有《梅花落》之意而用之。其次,又借用南朝宋武帝寿阳公主昼卧含章殿檐下,有梅花落在额上拂之不去而成“梅花妆”的旧事。这两个典故都用得十分贴切,而且韵味无穷,不由人由衷地感叹作者化典无痕又称美之意全出的匠心和技巧。
附录:疏影·王元章《墨梅图》
张翥
山阴赋客,怪几番睡起,窗影生白。缥缈仙姝,飞下瑶台,淡伫东风颜色。微霜恰护朦胧月,更漠漠、暝烟低隔。恨翠禽、啼处惊残,一夜梦云无迹。
唯有龙煤解染,数枝入画里,如印溪碧。老树枯苔,玉晕冰圈,满幅寒香狼藉。墨池雪岭春长好,悄不管、小楼横笛。怕有人、误认真花,欲点晓来妆额。
注释
龙煤:龙脑香烧尽后的碳化物,这里作墨的美称。
前一篇:《绮罗香·雨后舟次洹上》赏析
后一篇:《摸鱼儿·王季境湖亭》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