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念奴娇·江南春暮》赏析

(2022-12-17 18:08:54)
标签:

元词

李孝光

念奴娇

江南春暮

念奴娇
李孝光
江南春暮,看麦枯蚕老,故乡风物。缟袂青裙桑下路,笑动斜阳村壁。鹅鸭比邻,牛羊日夕,父老头如雪。桑麻旧语,宁论汉庭人杰。
谁办草草杯盏?朱樱绿笋,逸兴尊前发。冉冉年华吾老矣,且送孤云明灭。拾穗行歌,摘瓜抱蔓,此事真毫发。逢君轰饮,与我唤取明月。
词咏隐逸之乐。作者一生大部分时间隐居于雁荡五峰山下,晚年才受秘书监丞一职,不三年即辞世。此词所展示的,即是其隐居五峰的乐趣。
“江南春暮,看麦枯蚕老,故乡风物。”这首词开头三句是说,江南暮春时分,麦枯黄而蚕老将眠,这些都是故乡的风物。
词以暮春之景发端,抒发隐者情怀。江南暮春,曾激起过无数多愁善感的才子佳人的悲怀,但这首词从暮春落笔,却丝毫不见迟暮伤感之意,反而在“麦枯蚕老”之景中,味出故乡的亲切,可见其心境别样,情怀不同。
接下五句,具体描述江南暮春后,山居村民的宁静生活。
“缟袂青裙桑下路,笑动斜阳村壁。鹅鸭比邻,牛羊日夕,父老头如雪。”这五句是说,看到妇女们都忙着采摘桑叶,穿行于桑树之下,欢声笑语荡漾于村壁之间,鹅和鸭比邻而居,山村夕照,牛羊下山回家,老人们头白如雪。
此情此景,晏殊《破阵子》“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正可作为注脚。鹅鸭二句,化用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之二“休怪儿童延俗客,不教鹅鸭恼比邻”与《诗经·王风·君子予役》“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诗境,状山村夕照中的自然和美。“父老”一句,展示老人风采。词人未作过度渲染,只抓住头如白雪这一典型特征,即活画出饱经风霜之长者在垂暮之年的悠然、、从容、仁慈和大度。这几句,缟袂、青裙、绿桑、朱曛、白发,色彩丰富;鹅鸭、牛羊、桑女、老人,形象众多。一幅山村夕照图,和谐宁静,透出天然真趣。
“桑麻旧语,宁论汉庭人杰。”歇拍二句是说,他们说的都是桑麻这类陈旧而现实的话题,不屑议论汉朝的英雄豪杰之事。
歇拍两句,再以人物的话语凸现农家生活的与世无争、抱朴守拙。“桑麻旧语”,用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之二“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宁论汉庭人杰”,暗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不屑议论汉朝的英雄豪杰之事,正见他们犹如桃源避秦人一般,襟怀淡泊,心地澄明。词以“旧语”二字,贯通古今,旨意颇为显豁明了。
如果说上片是一帧静态写意画,那么,下片则化静为动,绘成一幅隐逸生活的卷轴。
“谁办草草杯盘?朱樱绿笋,逸兴尊前发。”过片三句是说,是谁把杯盘草草相备?红的樱桃绿的竹笋,握杯在手,逸兴满怀。
过片特写杯盘逸趣,“草草杯盘”,语出王安石《示长安君》“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杯盘只草草相备,见其人率真自然;朱樱绿笋相佐,山野气息浓郁。置身其中,握杯在手,岂能不逸兴满怀?这里,“谁”字一问,将山民们不分你我、无论宾主的爽朗淳朴表现得淋漓尽致,可谓是自然高妙的神来之笔。
“冉冉年华吾老矣,目送孤云明灭。”这二句是说,我虽冉冉已老,犹如闲云野鹤,观彼明灭孤云,也足怡然自乐。
这两句,词人亲自登场,现身说法。屈原《离骚》中有“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这里翻进一层,表达其无“修名”之怀,但有云霞之志。其情趣怀抱,在“目送”的动作中尽行显出。
“拾穗行歌,摘瓜抱蔓,此事真毫发。逢君轰饮,与吾唤取明月。”末五句是说,拾着稻穗走着唱歌,摘下瓜,抱起藤蔓,这些事折射出毫发微茫的要旨。与你一起热闹地饮酒,并招呼明月和我们在一起。
最后五句,直接展示词人置身“桃源”的生活及其乐趣。“拾”、“歌”、“摘”、“抱”、“饮”、“唤”等一系列动作,将词人与山中风物、山居村民融为一体,人生真谛,也透过这些动作,折射出来。
词从春暮风物落笔,中间绘出纯朴自然的山野生活,由物及人,由人及己,结穴于自己的隐逸乐趣,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附录:念奴娇
李孝光
江南春暮,看麦枯蚕老,故乡风物。缟袂青裙桑下路,笑动斜阳村壁。鹅鸭比邻,牛羊日夕,父老头如雪。桑麻旧语,宁论汉庭人杰。
谁办草草杯盘?朱樱绿笋,逸兴尊前发。冉冉年华我老矣,目送孤云明灭。拾穗行歌,摘瓜抱蔓,此事真毫发。逢君轰饮,与吾唤取明月。
作者简介
李孝光(1285~1350),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后代学者多称之“李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年时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他作文取法古人,不趋时尚,与杨维桢并称“杨李”。早年隐居在雁荡五峰山下,四方之士,远来受学,名誉日广。至正七年(1347)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八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1350)辞职南归,途中病逝通州,享年66岁。著有《五峰集》20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