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去·离豫章》赏析
(2022-12-06 18:45:17)
标签:
元词王旭大江东去 |
大江东去·离豫章,舟泊吴城山下作
王旭
南游三载,只江山、不负中原诗客。万里行装无别物,满意风云泉石。牛斗星边,灵槎缥缈,鬓影银河湿。哀歌谁和?剑光摇动空碧。
回首帝子长洲,洪崖仙去,风雨鱼龙泣。海外三山何处是?黄鹤归飞无力。天下佳人,袖中瑶草,日暮空相忆。乾坤遗恨,月明吹入长笛。
这首词调名《大江东去》,即《念奴娇》是取苏轼同调《赤壁怀古》首句“大江东去”重新命名,首见于宋何梦桂词。题中的豫章,即今江西南昌。“吴城”,镇名,在今江西新建北,临赣江,入鄱阳湖口。
“南游三载,只江山、不负中原诗客。”开头二句是说,漫游南方,漂泊三年,只有壮丽江山不辜负我中原诗客一番跋涉劳苦。
上片一开头诗人便发出感叹,笔势曲折而笔力劲健。
“万里行装无别物,满意风云泉石。”这二句是说,南游三年行程万里,身无储物,艰辛备尝,只有风云泉石令我心旷神怡。
“满意”,快意。“行装无别物”,暗有不必带任何东西,愿以自然界的大好风光为餐之意,由此引出一种飘然欲仙的幻觉。
“牛斗星边,灵槎缥缈,鬓影银河湿。”这三句是说,在牛斗两星宿对应的分野之地,仿佛灵槎缥缈,天河的水气润湿双鬓。
用张骞乘槎到银河的典故写在豫章等地的漫游。而牛斗两星宿,据史籍中诸天文志的记载,他们在地上对应的分野是吴越扬州等地,古豫章郡正属吴地,词人在此忘却烦恼,以缥缈之思,留下了在天河湿润双鬓这样奇妙的佳句。
“哀歌谁和?剑光摇动空碧。”上片歇拍二句是说,唱着悲哀的歌,谁能够理解,剑光摇动天空。
按《晋书·张华传》载:牛斗之间有紫气,张华请雷焕观之,知为宝剑精气上彻于天,便补焕为豫章丰城县令,在当地掘得龙泉、太阿两剑。此处即用该典,可谓恰到好处。
“回首帝子长洲,洪崖仙去,风雨鱼龙泣。”下片换头三句是说,回望南昌的滕王阁,仙人洪崖也在附近已经成仙离开,更觉风凄雨惨,鱼龙也为之饮泣。
谓在泊舟的吴城山下回望南昌,想到李元婴所造滕王阁上,曾有王勃作《滕王阁序》而名垂青史的佳话,想到洪崖在这附近修炼成仙,白日飞升,自己却岁月虚度,一事无成。
“海外三山何处是?黄鹤归飞无力。”这二句是说,海外的三座仙山在那里?想回到故乡又不能。
“天下佳人,袖中瑶草,日暮空相忆。”这三句是说,绝代佳人,袖中藏有珍贵的瑶草,即使到了日暮时分,还念念不忘。
这两句体现诗人虽身世坎坷仍保持高风亮节的本质。
“乾坤遗恨,月明吹入长笛。”煞拍二句是说,内心的痛苦,在明月下,吹入了人笛声之中。
附录:大江东去·离豫章,舟泊吴城山下作
王旭
南游三载,只江山、不负中原诗客。万里行装无别物,满意风云泉石。牛斗星边,灵槎缥缈,鬓影银河湿。哀歌谁和?剑光摇动空碧。
回首帝子长洲,洪崖仙去,风雨鱼龙泣。海外三山何处是?黄鹤归飞无力。天下佳人,袖中瑶草,日暮空相忆。乾坤遗恨,月明吹入长笛。
作者简介
王旭(生卒年不详,约公元1264年前后在世),字景初,东平(今属山东)人。以文章知名于时,与同郡王构、永年王磐并称“三王”。早年家贫,靠教书为生。主要活动于至元到大德年间。有《兰轩集》二十卷,原本已不传。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曾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王旭诗文若干篇,重编为《兰轩集》十六卷,其中诗九卷,文七卷。与王构、王磐相比,王旭处境最不好,诗文中往往流露出怀才不遇情绪,《古风三十首》集中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生平事迹见《大明一统志》卷二三、《元诗选·癸集》乙集小传、《元书》卷五八。
前一篇:《水龙吟·鸿沟定约东归》赏析
后一篇:《春从天上来·退隐》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