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水龙吟·鸿沟定约东归》赏析

(2022-12-05 18:34:50)
标签:

元词

杨载

水龙吟

水龙吟
杨载
鸿沟定约东归,又谁遣、赤龙回指?青娥舞罢,重瞳饮泣,断肠声里。半壁酸风,两淮寒月,古今兴废。眇乌江满眼,惊涛卷雪,分明总是英雄泪。
木末招招舟子,载何人、断烟流水?平沙尽处,青山数点,江东千里。长啸风前,无人会我,登临此意,但黄芦古木,夕阳回照,有渔歌起。
在元代诗坛上,杨载与虞集等并称为“元代四大家”,其诗雅赡,被认为有北宋元祐之遗风。其词仅存一首,但已显示词学的深厚功力。这是一首怀古之作,咏叹的是历史上楚汉相争之事。上片叙写项羽兵败自刎之事,下片发登临望远之感慨。
“鸿沟定约东归,又谁遣、赤龙回指。”这首词开头二句是说,鸿沟之界划定以后项羽引兵东归,又是谁使得刘邦回兵东进。
作品开篇将时间拉回到了公元前那个战云翻滚的年代,首先述“鸿沟定约”之事。据《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羽与刘邦战于河南荥阳,项羽军疲食绝,刘邦兵盛粮多。于是楚汉相约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东为楚,西为汉。鸿沟,为战国时期开凿的古运河,古道自今河南荥阳北引黄河水向东南流入颍水。鸿沟之界划定后,项羽放还了作为人质的刘邦之父及其妻吕氏。随后引兵东归。但是事后刘邦采纳张良、陈平之计,联合其他诸侯王回兵东进,背盟击楚。开头两句即写这段史实。“赤龙”代指刘邦。传说刘邦“隆准龙颜”,醉卧时,有龙常现其上。刘邦于大泽斩蛇起义,有老妇哭道:“吾子,白帝之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故刘邦又有“赤帝”之称。词中以反问的口气写刘邦“回指”之事,显然已非纯客观的陈述,其中对项羽的同情和对刘邦的谴责是不难看出的。
“青娥舞罢,重瞳饮泣,断肠声里。”这三句是说,虞姬舞后,项羽悲歌饮泣,在四面楚歌的断肠声中。
这三句描写“霸王别姬”的悲壮场面。“青娥”,美女的代称,此处指项羽的宠姬虞美人;“重瞳”,指项羽,传说项羽一只眼里有两个瞳孔。《史记》载,项羽被汉军围困于垓下,夜闻四面皆楚歌,大惊而起,夜饮帐中,“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兮奈若何!’歌数阙,美人和之,项羽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词人以美人之舞衬托项羽的慷慨悲歌,将这历史上惨烈的一幕结成了一个典型的悲剧意境展现在读者面前,从而传达出了一种震撼人心的悲壮感。
写到此,词人难以再作平静的叙述,于是发出了这样沉重的感慨:
“半壁酸风,两淮寒月,古今兴废。”这三句是说,风依然吹在东南大地上,月仍旧悬在两淮的天空中,而兴废相继,世事沧桑。
“酸风”使人眼酸流泪的寒风。淮水以南长江以北地区,旧分淮东、淮西,故有“两淮”之称,当年项羽兵败之地即在此。这是一个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因而它也木渎了历代王朝的兴废盛衰,这“两淮寒月”正是古今兴废的见证者。
“眇乌江满眼,惊涛卷雪,分明总是英雄泪。”上片末三句是说,江水遥远无际,波涛高涌冲天,那分明是项羽当年饮泣的眼泪。
一番悲慨之后,作者又将思绪拉回到了二千多年以前,去怀想楚霸王自刎于乌江的最终结局。作者将乌江水直接说成是项羽当年的饮泣之泪,由此使眼前的景色染上了一层强烈的感情色彩。
下片主要描绘登临所见的乌江风景,抒发词人难以直言的
“木末招招舟子,载何人、断烟流水。”下片换头二句是说,置身高处从树梢间看到江中的向人们不停地招呼的船夫,载了什么人在断烟流水中远去。
作者接着将目光由江中移向了江岸。
“平沙尽处,青山数点,江东千里。”这三句是说,茫茫沙岸的尽头,有遥遥青山以及那千里原野。
这三句着意突出江东大地的辽阔,无不展示着江东大地并不狭小。联系上片歇拍可明显地看到,作者这样写,实际上仍然是感怀项羽当年至死不肯过江东的情事。从语意看,词人虽然钦佩项羽的英雄慷慨,但似乎又认为他未免有些意气用事,放弃了最后的机会,并为此而深感惋惜。
“长啸风前,无人会我,登临此意。”我在风前长啸,没有人能领会,我登临的用意。
此句本于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词:“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我们知道,稼轩的“登临意”是主张抗金救国,恢复统一,不满南宋朝廷的妥协求和政策。
“但黄芦古木,夕阳回照,有渔歌起。”煞拍三句是说,留下来的只有那夕阳回照下的。黄色的芦苇和古老的树木,还有那渔歌的歌声响起。
末三句的意境本于宋张昪(一说孙浩然)《离亭燕》词:“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杨载的感喟也大体同于张作:多少不可一世的英雄,多少空白红烈烈的事业,都像东去的江水一样一去不返了,乌江边曾经有过的那一幕幕悲剧也都早已成了历史,成了渔樵者的谈资。全词至此结束,但这幅苍凉的图画却给人们留下了不尽的思考。

附录:水龙吟
杨载
鸿沟定约东归,又谁遣、赤龙回指?青娥舞罢,重瞳饮泣,断肠声里。半壁酸风,两淮寒月,古今兴废。眇乌江满眼,惊涛卷雪,分明总是英雄泪。
木末招招舟子,载何人、断烟流水?平沙尽处,青山数点,江东千里。长啸风前,无人会我,登临意。但黄芦古木,夕阳回照,有渔歌起。
作者简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