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泉南作》赏析
(2022-12-03 18:16:24)
标签:
元词泉南作行旅词 |
沁园春·泉南作
张埜
自入闽关,形势山川,天开两边。见长溪漱玉,千瓴倒建;群峰泼黛,万马回旋。石磴盘空,天梯架壑,驿骑蹒跚鞭不前。心无那,恰鹧鸪声里,又听啼鹃。
区区仕宦谁怜?道有志
、从来铁石坚。但长存一片,忠肝义胆;何愁半点,瘴雨蛮烟。尽卷南溟,不供杯杓,得逐斯游岂偶然。天公意,要淋漓醉墨,海外流传。
这是一首行旅词。由词题可知,是作者途经福建泉州南浦所作。上片先赞赏泉南雄奇秀美的山川形胜,后则感叹旅途的险阻艰难。
“自入闽关,形势山川,天开两边
。”这首词开头三句是说,自从进入福建泉州南浦的梨关以后,重关险隘,山势高峻,耸入云端,苍天似被剖开,显现于它的两边。
劈头一句,斩截明快,直点泉州南浦的梨关,随之两句概写初见梨关时的印象。这给人以极大的心灵震撼。惊愕之余,词人细致地观赏一番。
“见长溪漱玉,千瓴倒建;群峰泼黛,万马回旋。”这四句是说,见到山溪清澈,犹如洁净的美玉;许多条溪水在山谷间潺潺流注,就像倒建的屋瓴一样泻水。峰峦叠嶂,奇形异状,看上去是一片连绵不断的青黑色;山势险峻,低昂起伏,就像是奔驰的骏马一般。
这几句用夸张比喻的手法,将山川形势描绘形容得千变万化,雄奇美丽,令人目不暇接。闽关景物是雄奇秀美的,但它的对行人来说,则又是很艰难的。词也就转而来写险阻难行之状了。
“石磴盘空,天梯架壑,驿骑蹒跚鞭不前。”这三句是说,环山小道的石台阶,极为陡峭(“盘空”),山间栈道上的梯子架在万丈深渊上,极其险峻(“架壑”),马儿艰难行走,有如跛足。旅途如此的难行,怎能不让人的哀怨惆怅之情油然而生。
“心无那,恰鹧鸪声里,又听啼鹃。”歇拍三句是说,行人的“心”已经无可奈何了,偏偏在这个时候,传来山间鹧鸪悲伤的叫声,随之又听到杜鹃令人心碎的啼鸣。
“无那”,无奈。这里,作者巧妙地运用古人所谓的鹧鸪声如“行不得也哥哥”,杜鹃声如“不如归去”的说法,并且两者连用,以重叠加倍的方法,将其在艰险旅途中的哀伤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无以复加。
过片,词转而抒发作者由艰难险途所激发出来的豪迈疏纵的情怀。
“区区仕宦谁怜?道有志、从来铁石坚。”换头二句是说,只是为去远方做小官,跋涉山水,历经险阻,万般辛苦,有谁会怜惜呢?但有志者是不会被生活中的所遇到的困难吓倒的,心坚如铁石,一往无前。
“但长存一片,忠肝义胆。何愁半点,瘴雨蛮烟。”这四句是说,只要胸中永存着一片浩然正气,为了国家而竭尽忠诚,那么旅途的艰险,根本就不会放在心上。
“忠肝义胆”,应指作者这次南行是奉朝命,为国家效力而言。“长存一片”、“何愁半点”,斡旋有力,气势非凡,确实是把“铁石坚”的心志很好地表达出来。写到此处,一扫上片“心无那”的愁云,从反面更激发出了他的豪壮情怀。
“尽卷南溟,不供杯杓,得逐斯游岂偶然。”这三句是说,尽取南海水,还不足以装满杯勺,既然如此,游闽关那就不是一件偶然的事情。
这三句可见作者情怀的壮阔,既然如此,游闽关当然不是令人生愁的事情,而是足以尽情欣赏山水风物的快意之举。
“天公意,要淋漓醉墨,海外流传。”煞拍三句是说,原来是天公有意,激发出我的意兴,以酣畅的笔墨抒发豪情壮怀,并让它流传于远离京国的南方。
下片,词人的激情一路上扬,最终以不可抑勒,奔放豪犷的胸怀结束全词。行旅词写出了这样爽朗豪放的格调,实属难得。即使在整个词史上,这首词也可入佳作之林。
附录:沁园春·泉南作
张埜
自入闽关,形势山川,天开两边。见长溪漱玉,千瓴倒建,群峰泼黛,万马回旋。石磴盘空,天梯架壑,驿骑蹒跚鞭不前。心无那,恰鹧鸪声里,又听啼鹃。
区区仕宦谁怜?道有志、从来铁石坚。但长存一片,忠肝义胆;何愁半点,瘴雨蛮烟。尽卷南溟,不供杯杓,得逐斯游岂偶然。天公意,要淋漓醉墨,海外流传。
前一篇:《水龙吟·酹辛稼轩墓》赏析
后一篇:《水龙吟·鸿沟定约东归》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