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湖上早秋偶兴》赏析

(2022-06-19 18:53:37)
标签:

宋诗

汪莘

湖上早秋

湖上早秋偶兴
汪莘
坐卧芙蓉花上头,清香长绕饮中浮。
金风玉露玻璃月,并作诗人富贵秋。
这首绝句描写湖上早秋景物,使人耳目一新。把握季节变化之始作描写,说明诗人感觉的敏锐。但它不是抒发悲秋之感,而是讴歌物华之美。
“坐卧芙蓉花上头,清香长绕饮中浮。”开头二句是说,在开满荷花的湖里泛舟,就像船不是行驶在水里,而是在花上一般。眼前弥望的是荷叶青青的翠色,空气中花香缭绕,浮在酒香之上。
芙蓉即荷花,不说坐卧湖上,而说坐卧花上,是为了突出湖的特点:那满湖的荷花,竟使诗人有坐卧花上之感,把产生“偶兴”的环境写得很美。他没有描写那亭亭如盖的荷叶,而强调那盛开未衰的荷花,颇具用心,为下面的描写留下地步。次句的“香”由首句的“花”字而来;唯其花多,香才缭绕。荷花以清香著称。此处不说“清香”,而著一“青”字,写出了从翠叶绿波间飘出的那种只有荷花才有的清幽香气,好像花香也带有了青青之色,色味相托,传神极了。写花香又衬以酒香,花香“绕”、“浮”在酒香之上,更显出诗人“醉翁之意不在酒”,为花香所陶醉的感受。
“金风玉露玻璃月,并作诗人富贵秋。”后二句是说,傍晚秋风阵阵,吹动着荷叶上如玉的露珠,抬头,月初现,淡淡地照着这一方湖水,芙蓉花带着花香,青青翠叶弥漫,玉露、初月。这全都是我喜爱的秋景啊!
第三句笔锋一转,开拓出一个新的境界:“金风玉露玻璃月”,把秋天的风、露、月萃于一句,逗出下文“富贵”二字。“金风玉露”本是常语,但加上“玻璃”二字,便觉新奇。一句诗写尽了秋天的物华之美。金、玉、玻璃,流光溢彩,但觉满眼金碧,又为下句埋下伏线。结句收得拢,直截了当,颇见功力。“秋”前冠以“富贵”,以自出人意表;“富贵”又加上“诗人”,就更奇。荷,花之君子;荷香、明月与“富贵”何干?但这些却成了诗人特有的富贵。这是高洁清雅的诗人的“富贵”,不是世俗的金玉的富贵。以“富贵秋”状写其闲情逸致,既无寒酸感,又能化俗为雅,可说是既奇特又确切,让人满眼生新。

湖上早秋偶兴
汪莘
坐卧芙蓉花上头,清香长绕饮中浮。
金风玉露玻璃月,并作诗人富贵秋。

注释

卧:趴伏意,坐卧,偏义词,着重在卧上,意思是趴伏(在船舱里的几案上)。

芙蓉花:荷花,又称为莲花,水芙蓉。

青:颜色的一种,这里也可作"清"解。

隐中浮:(清香缭绕),似有若无。

金风:秋风。

玉露:洁白如玉的露水。

玻璃月:用"玻璃"比作月亮,说明此时的月亮是淡淡的。

并:都,全。

诗人:指作者自己。

富贵秋:字面意思是宝贵的秋天,流露出作者的喜悦之情。

作者简介
汪莘(1155~1227)南宋诗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