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途中》赏析

(2022-06-12 18:26:57)
标签:

宋诗

赵汝鐩

途中

途中
赵汝鐩
雨中奔走十来程,风卷云开陡顿晴。
双燕引雏花下叫,一鸠唤妇树梢鸣。
烟江远认帆樯影,山舍微闻机杼声。
最爱水边数株柳,翠条浓处两三莺。
这是一篇途中纪景的诗篇,记诗人在一次春日出行时路途所见。当然诗人也并非只是客观地写景,而着重表现的是自己的感受,实际上是一篇春日旅途的即兴诗。
“雨中奔走十来程,风卷云开陡顿晴。”这首七律首联是说,雨中奔走,行行复行行,忽然阵风起处,刹时云开天晴。
诗的开首写这次出行是在雨中赶路,长途出行又恰逢阴雨,这是十分令人懊丧的。因为冒雨,不得不急匆匆地奔走,而路途又远,其狼狈之态可见。但下句突然一转,风卷去了满天的乌云,晴光四射;赶路者的烦闷心情,也从而被一扫而光。下面紧接着写诗人途中所见到的一片清新动人的春景。
“双燕引雏花下教,一鸠唤妇树梢鸣。”颔联是说,只见双双乳燕花下习飞,斑鸠在树梢上鸣着春情。
前句写乳燕习飞,后句写鸠鸟唤偶,这正是春日所特有的景象。习飞的幼雏,无力高翔,只是在双亲的引导下,在花丛中时起时落,这里写低处所见;而鸠鸟的叫声,又引着诗人向高处望去。原来不甘寂寞的鸠鸟,正满怀希望地唱着他的爱情之歌。称鸠鸟觅偶为“唤妇”,颇具谐趣。这两句联在一起,表现出一俯一仰、所见所闻,都是一片动人的春景、春情、春色。
“烟江远认帆樯影,山舍微闻机杼声。”颈联是说,远眺烟雾江上的点点帆影,又隐约听见山中农舍的织机声声。
颈联两句,一写远眺,一写侧闻。“远认”、“微闻”,表现诗人在如画的春景中,不断地、极力地在调动自己的感官,捕捉着和体味着春日途中的乐趣。
“最爱水边数株柳,翠条浓处两三莺。”尾联是说,我最爱水边的几株柳树,浓翠的长条间,有两三只鸣啭扑跳的黄莺。
诗的最后,用“最爱”轻轻一转,把最令人陶醉的春景呈现出来。柳树翠带飘扬,一片新绿,黄莺跳上枝头,活泼可爱,多么美的春光,多么生意盎然的气氛啊!

附录:途中
赵汝鐩
雨中奔走十来程,风卷云开陡顿晴。
双燕引雏花下教,一鸠唤妇树梢鸣。
烟江远认帆樯影,山舍微闻机杼声。
最爱水边数株柳,翠条浓处两三莺。
注释
鸠:斑鸠、雉鸠的统称。
机杼:织布机。
作者简介
赵汝鐩(1172-1246),字明翁,号野谷,袁州(今江西宜春)人。宋太宗八世孙。宁宗嘉泰二年进士。祖父不倦,官少师;父善坚,户部尚书,娶忠文公孙女,家世显赫。理宗绍定二年(1229年)改知郴州,两次击退敌贼侵扰,俘获甚众。四年(1231年),转为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又改湖南宪漕,广南东路转运使,知安吉州,江东提刑,以刑部郎官召。理宗淳祐五年(1245年),出知温州,“以劳属疾”,次年六月辛未卒于任,年七十五岁,积阶中大夫,食邑三百户。八年(1248年)归葬袁州故里。赵汝鐩作为江湖诗派之一员,有《野谷诗稿》传世,存诗近三百首,于时颇负盛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