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热五首(其一)》赏析
(2022-06-11 18:50:49)
标签:
宋诗戴复古大热 |
大热五首(其一)
戴复古
天地一大窑,阳炭烹六月。
万物此陶镕,人何怨炎热。
君看百谷秋,亦自暑中结。
田水沸如汤,背汗湿如泼。
农夫方耕耘,安坐吾敢食?
古代诗歌中,描写酷热炎蒸的诗不少,戴复古的这一首却颇有新意。
“天地一大窑,阳炭烹六月。”这首五言古诗前二句是说,天地就像一座炽热的大窑,暑热犹如炭火在烹烧。
开头两句,把天地比作一座炽热的大窑,把暑热炎蒸比作充满阳气的炭火在猛烈地燃烧。这比喻形象、贴切,却并不新鲜,因为《庄子》中即有“今以天地为大炉”的说法,贾谊《鵩鸟赋》“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更直接为戴诗所本。“烹”字生动地展现出暑热犹如炭火的烹烧,给人以炎威灼人之感。
“万物此陶鎔,人何怨炎热?”三四句是说,万物在这大窑中陶镕成长,我们又何必怨恨它的炎热?
按开头两句所写的情况,人是不能不“怨炎热”的。但三四两句却突然转出新意。这里突出强调了“炎热”之功:陶镕万物,使之成长。这一转折,从大处高处着眼,把人的怨从个人范围中解脱出来。在全篇中,这是一个关键。有此一转,下面的内容,便如顺水之舟,乘流直下了。
“君看百谷秋,亦自暑中结。”五六句是说,你们看秋天百谷的成熟,这一切都离不开暑热的结果。
五六两句,进一步发挥“万物此陶镕”这一主旨。暑热,正是庄稼生长结实的重要条件。这个事实极平常,但从来写暑热的诗人却很少想到这一点。这不能不说是与人民的生活比较隔膜的缘故。反过来,也就说明戴复古对生活有较深的体验。“百谷秋”的“秋”字,是个动词,指秋天谷物的成熟收获。
“田水沸如汤,背汗湿如泼。”七八句是说,农田里的水热得像烧沸的开水,背上的汗湿漉漉地如泼了水一般。
这两句因谷物的成熟收获而联想到农夫的劳动,转出另一层新意。这两句写六月水田劳动的辛苦,虽然是寻常语,却非有实际体验者不能道。汤,指开水。由于前面讲了“百谷”“暑中结”,这里续写炎夏艰苦的田间劳动,就使人进一步领悟这“暑中结”并不单纯指自然条件,而是应该包括农夫的暑中劳动。
“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农夫们正在夏天大热中耘稻,安坐的我哪敢不劳而食?
这一类的话,在白居易、韦应物等人的作品中,已经见过,但由于戴复古是从苦热这样一个新的角度说的,读来仍感到新鲜。
将气候描写与悯农的内容结合起来,前代诗人不乏其例,但将它们和理趣结合,则是戴复古这首诗的特点。
附录:大热五首(其一)
戴复古
天地一大窑,阳炭烹六月。
万物此陶镕,人何怨炎热。
君看百谷秋,亦自暑中结。
田水沸如汤,背汗湿如泼。
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