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泛舟姚江》赏析
(2022-05-06 18:49:39)
标签:
宋诗楼钥月夜泛舟姚江 |
月夜泛舟姚江
楼钥
秋暑不可耐,几思泛中川。
晚来兴有适,溪船偶及门。
凉月才上弦,平潮可黄昏。
依楫纵所如,卧看龙泉山。
长虹跨空阔,过之凛生寒。
坐稳兴亦佳,夜起方漫漫。
草虫鸣东西,飞鸟相与还。
仰头数明星,垂手摇碧蓝。
主客惜此景,不及携清樽。
无酒要不恶,徜徉足幽欢。
幽欢有何好?扣舷澹无言。
姚江,浙江余姚南。全诗紧扣着“月夜泛舟”,着重描写了月夜的姚江景色和泛舟的感受。
“秋暑不可耐,几思泛中川。晚来兴有适,溪船偶及门。凉月才上弦,平潮可黄昏。”诗的开头六句是说,初秋炎热难耐,多次想泛舟江中。终于在一个闲而有兴的黄昏,有一艘小船正好停在门口,凉月正好是上弦月,潮平月上正是可爱的黄昏。
诗的开头六句,表现这次泛舟不是一种偶然的行动,是一种久有的愿望。
诗的核心部分是描写月夜泛舟的中间十句。
“依楫纵所如,卧看龙泉山”。这二句是说,划着桨随心所至,边行进边观赏龙泉山。
这两句表现这次月夜泛舟漫无目的,随心所至,潇洒自得的情景。
“长虹跨空阔,过之凛生寒。”这二句是说,江桥飞架如长虹,过桥洞,凛然生寒。
这两句写江桥飞架及船经桥下的感受。“凛生寒”三字,比较具体地表达了船穿过桥洞时,由于桥梁悬空,洞内幽暗,以及水流较急,风也较大所造成的紧张心情与感受。
“坐稳兴亦佳,夜气方漫漫。”这二句是说,稳坐在船上兴致悠然,夜气正漫漫笼罩。
写船穿过桥洞后的另一种心情与感受。“坐稳”一句,表现水急舟速、江景如画的愉快心情。
“草虫鸣东西,飞鸟相与还。”这二句是说,四野虫声唧唧,飞鸟连翼相返。
这两句,从视觉、听觉角度写黄昏时候四野虫声唧唧,飞鸟连翼返巢的景象,抓住了夜幕降临时的某些特点,境界也比较开阔。
“仰头数明星。垂手摇碧澜。”这二句是说,抬头数着天上明亮的星星,放下手摇动着碧色的波澜。
这两句,不仅对仗工整,语言也较生动,更主要的是它比较形象地表现了月夜的江天景色,以及诗人在月夜泛舟时轻快的心情与怡然自得的形象,可以说是这首诗写得最好的两句了。
诗的最后六句是写这次泛舟总的感受。
“主客惜此景,不及携清樽。”这二句是说,主客都爱惜这时的佳景,只是没有携带着酒食。
始言由于被美丽的江景所吸引,来不及携酒游江,言外有惋惜之意。
“无酒要不恶,徜徉足幽欢。”这二句是说,没有酒却也不坏,能自由自在荡舟江中就够幽雅、愉快。
“幽欢有何好?扣舷澹无言。”末二句是说,怡然自得到底好在哪里?扣动着船舷水波纡缓恬静无言。
最后再进一步补足这种幽欢就在恬静无言中。
这首诗完全采取叙述的手法,在叙述时脉络层次清楚,几乎是从久思泛舟,到泛舟时所见所感,再到这次泛舟总的体验,顺序写来,没有什么跳跃,加上语言比较平易,款款道来,萧散冲淡,颇有魏晋古诗风味。
附录:月夜泛舟姚江
楼钥
秋暑不可耐,几思泛中川。
晚来兴有适,溪船偶及门。
凉月才上弦,平潮可黄昏。
倚楫纵所如,卧看龙泉山。
长虹跨空阔,过之凛生寒。
坐稳兴亦佳,夜气方漫漫。
草虫鸣东西,飞鸟相与还。
仰头数明星,垂手摇碧澜。
主客惜此景,不及携清樽。
无酒要不恶,徜徉足幽欢。
幽欢有何好?扣舷澹无言。
作者简介
楼钥(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楼璩的三子,有兄长楼鐊、楼锡,与袁方、袁燮师事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等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历官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随舅父贺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谥宣献。袁燮写有行状。有子楼淳、楼濛(早夭)、楼潚、楼治,皆以荫入仕。历官温州教授、乐清知县、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
乾道间,以书状官从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记叙途中所闻,成《北行日录》。
前一篇:《分题得渔村晚照》赏析
后一篇:《题孟东野听琴图因次其韵》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