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尊重自己的尺度
尊重自己的尺度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1,347
  • 关注人气:53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题米元晖潇湘图二首》赏析

(2022-04-08 19:13:04)
标签:

宋诗

尤袤

题画

题米元晖潇湘图二首
尤袤
其一
万里江天杳霭,一村烟树微茫。
只欠孤篷听雨,恍如身在潇湘。
其二
淡淡晓山横雾,茫茫远水平沙。
安得绿蓑青笠,往来泛宅浮家。
尤袤这两首六言诗,题于米友仁(字元晖)所画潇湘白云图后。这卷水墨画约丈余,是米友仁的代表作,卷后有谢伋、尤袤、洪适、洪迈、朱敦儒、朱熹等南宋十几位名人题跋,历代都有著录,现藏上海博物馆。
两首诗虽可相对独立,但实为紧密的结合体。诗人在构思时,是先有一个主意,然后才谋篇遣词,分写为二首的。两首结构相同,都是前两句对画中景物作客观描写,后两句是诗人看画的主观感受,但两首诗的次序却不可颠倒。
“万里江天杳霭,一村烟树微茫。”第一首小诗前二句是说,万里江天深远无际,近处的一村烟树也隐约微茫 
从大处落墨,展现出画卷的全局,远处是万里江天,近处是一村烟树,杳霭微茫,一派烟雨迷蒙的景象。这十二个字,便摄取了小米山水的特点。长江中下游寥廓的山川是他画里云山的原型,淡墨渍染,浓墨点簇的技法表现了夏天变幻无端的云情雨意。
“只欠孤篷听雨,恍如身在潇湘。”  后二句是说,令人恍然如置身潇湘,只不过没有真的坐在船上听雨。
这两句是倒装,赞叹观赏小米画笔如见真山水。人们在观赏真山水时,往往感到江山如画 ,诗人在观赏画时,又感到画如江山。
第二首是对第一首的补充和深入。
“淡淡晓山横雾,茫茫远水平沙。”   第二首小诗前二句是说,早晨淡淡的薄雾环绕在青山腰间,远处茫茫的烟水与沙岸齐平。
这两句并非第一首前两句意义的重复,而是潜心玩味后所写出的小米画的精微奇妙之处。一句说山,一句说水,真是气韵生动,难得的艺术成就。大画家李唐有诗曰:“雪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容易作之难。”  大凡作画,静态易,动态难;明确肯定易,缥缈超忽难;写形易,传神难。山横雾、水平沙,还不难画;进而表现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的态和势,就不那么容易了;再进而“淡淡”、“茫茫”,传达出山水的风姿神韵,足以移观者之情  ,境界就更高了。
“安得绿蓑青笠,往来泛宅浮家!”后二句是说,怎样才能身披绿蓑衣、头戴青竹笠,在这江湖之上以船为家飘荡一生?
这两句则由艺术的审美活动,深入到人生的理想追求。画中的境界确实是令人神往的,可是要披戴绿蓑青笠,就得抛弃纱帽官服;长在江湖之上泛宅浮家,也就免除了尘俗的纷烦和仕途的荣辱。这在诗人确是个矛盾,“安得” 二字,便是发自内心的感慨。如此结束全篇,同时也是对小米画的更高评价:能绘出如此境界的画家,他的清高绝俗不言可知。
这两首诗珠联璧合,不可分离,第一首待第二首而深,第二首也须合第一首而全。这首诗确实是宋人题画诗的上选,从中也可由此领会到一题分章的写法。 
                     
附录:题米元晖潇湘图二首
尤袤
其一
万里江天杳霭,一村烟树微茫。
只欠孤篷听雨,恍如身在潇湘。
其二
淡淡晓山横雾,茫茫远水平沙。
安得绿蓑青笠,往来泛宅浮家!
注释
《潇湘图》是米友仁(字元晖)代表作,收藏在上海博物馆。画家米友仁(1086—1165),字元晖,是宋代书画家米芾的儿子,画史上与其父并称“二米”或“大米、小米”。
杳(yao)霭(ai):深远无计际的样子。霭:云气。
微茫:迷蒙的样子。
篷:船篷,这里指船。
蓑(su):蓑衣,用草或棕制成的防雨用具。笠(lì):用竹或草编的帽子。
泛宅浮家:以船为家,往来于江湖之间。
作者简介
尤袤(mào)(1127年4月2日—1194年),字延之,小字季长,号遂初居士,晚号乐溪、木石老逸民,常州无锡(今江苏省无锡市)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藏书家。祖父尤申,父尤时享,治史擅诗。绍兴十八年(1148年),尤袤登进士第。初为泰兴令。孝宗朝,为大宗正丞,累迁至太常少卿,权充礼部侍郎兼修国史,又曾权中书舍人兼直学士。光宗朝为焕章阁侍制、给事中,后授礼部尚书兼侍读。卒后谥号“文简”。尤袤与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并称为“南宋四大诗人”。原有《梁溪集》五十卷,早佚。清人尤侗辑有《梁溪遗稿》两卷,刊行于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