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小园牡丹有感》赏析
(2022-03-21 15:22:20)
标签:
宋诗陆游牡丹 |
赏小园牡丹有感
陆游
洛阳牡丹面径尺,鄜畤牡丹高丈余。
世间尤物有如此,恨我总角东吴居。
俗人用意苦局促,目所未睹辄谓无。
周汉古都亦岂远,安得尺箠驱群胡!
这首诗从赏小园牡丹联想到洛阳、长安牡丹的盛况,感叹这两处失地不能收复。写于嘉定二年(1209)晚春,时陆游八十五岁,距他逝世还不到一年。
这首诗并不为题目所拘去写“小园牡丹”,而是从赏花有感生发开去。前四句,叙事。
“洛阳牡丹面径尺,鄜畤牡丹高丈余。”这首小诗开头二句是说,洛阳的牡丹直径能达到一尺。鄜畤牡丹能长到一丈多高。
鄜畤,秦文公祭祀白帝处,在今陕西富平县,汉属左冯翊,为长安“三辅”所辖,诗中借指长安一带之地。唐宋时代,长安、洛阳牡丹极盛。有高到丈余的牡丹,并不奇怪。洛阳的千叶牡丹,花面大可径尺,超过“姚黄”、“魏紫”等品种,也见于花谱。诗中开头二句是实写,并非夸张,但能抓住要地,突出特点,使人感到长安、洛阳的可羡。前人写牡丹,语多绚丽,这里写牡丹,却用粗线条勾勒,只两句已把牡丹写足。陆游诗的老笔劲气,一开始就扑面而来。
“世间尤物有如此,恨我总角东吴居。”三四句是说,人世间有这么美好的景物,可遗憾的是我年少时住在江南却不曾看到。
这两句补足赞叹、向往之情,并落脚的诗人自身,把写花与写诗人的生活和感想联系起来,使得诗篇不成为脱离自身的单纯咏物之作。这两句以转带结,也写得非常遒健,劲气保持不懈。
后四句议论。
“俗人用意苦局促,目所未睹辄谓无。”五六句是说,世俗之人苦于见识狭窄,没看到的事物就认为根本没有。
这两句,从赏花的感想引起,从平时生活中得出一条经验,富有哲理意味。着一“苦”字,一“辄”字,可见出无限感慨。来自生活实际,从作品形象生发,又渗透作者深厚的感情,这样议论的笔墨,既能益智,又能动情。
“周汉古都亦岂远,安得尺箠驱群胡。”末二句是说,我们的古都就在那里,何时能操起长鞭将胡人赶跑。重铸我大汉江山!
这两句点明有感的中心思想,是又一层的议论,这一层议论,表现出诗人一贯的理想愿望,带着他的更深的感慨,为全诗留下最沉痛、最激昂的尾声,又呼应赏花,呼应开头两句。
附录:赏小园牡丹有感
陆游
洛阳牡丹面径尺,鄜畤牡丹高丈余。
世间尤物有如此,恨我总角东吴居。
注释
鄜畤(f zhì):秦文公祭祀白帝处,在今陕西富平县,汉属左冯翊,为长安"三辅"所辖,诗中借指长安一带之地。唐宋时代,长安、洛阳牡丹极盛。
尤物:本指特别出色的人物。此指牡丹。
总角:古代未成年的男女,将头发总聚起来束成两个角,堆于头顶左右两端。后用总角代指孩童时代。
局促:见识狭窄。
周汉故都:指长安、洛阳。
尺棰(chui):一尺长的马鞭。
前一篇:《秋夜思南郑军中》赏析
后一篇:《示儿》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