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赏析
(2022-03-12 19:07:46)
标签:
宋诗陆游夜读诗稿有感 |
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
陆游
我昔学诗未有得,残余未免从人乞。
力孱气馁心自知,妄取虚名有惭色。
四十从戎驻南郑,酣宴军中夜连日。
打球筑场一千步,阅马列厩三万匹。
华灯纵博声满楼,宝钗艳舞光照席。
琵琶弦急冰雹乱,羯鼓手匀风雨疾。
诗家三昧忽见前,屈贾在眼元历历。
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
世间才杰固不乏,秋毫未合天地隔。
放翁老死何足论,广陵散绝还堪惜。
陆游的诗歌,前期广泛学习,风格在多样中已有自己的特色;中期豪迈俊逸的气概和爱国主义精神高度发展;后期爱国精神不衰退,诗笔稍趋平淡,而豪气犹存。这首诗写于绍熙三年(1192)六十八岁奉祠家居山阴时,是后期之作,总结他中期诗歌创作发展的经验。
“我昔学诗未有得,残余未免从人乞。力孱气馁心自知,妄取虚名有惭色。”这首七古开头四句是说,早先我学着写诗没有真切的心得、体验,不免在前辈大家那里乞讨零碎润饰我的诗篇;我内心明白写的诗笔力弱、内容浅,缺乏诗情画意,诗名虽大难副其实使我羞惭汗颜。
开头四句为第一段,写从军南郑以前的诗歌。这一段是自谦之词,为说明下段诗歌的转变的重要性抑遏蓄势,事实上他这时期已有不少雄劲的作品。这段叙述中带议论,节奏较舒平,但语言紧凑、劲炼。
中间十二句为第二段,写从军南郑后诗境的转变,是全诗的重点。
“四十从戎驻南郑,酣宴军中夜连日。”这二句是说,到了四十八岁我随军驻守南郑,曾经在军中夜以继日、舒畅安适地尽情欢宴。
这两句承上转接,为下文总冒。陆游入南郑王炎宣抚使幕时是四十八岁,为期不满一年,时间短,却成为他生活中最乐于回忆的一段,这是和他“从军乐事世间无”的志趣分不开的,“四十”岁是举整数;“军中酣宴夜连日”带有夸张,与其志趣密切相关。
“打球筑场一千步,阅马列厩三万匹。”这一联是说,修筑起一千步的球场用它来打球、习武,巡视那成万匹战马在排排马棚里首昂蹄践。
这一联写校场、球场的广阔,检阅时兵马的众多,“一千步”、“三万匹”,声势极盛。这一联是写室外的讲武、阅兵,写白天。
“华灯纵博声满楼,宝钗艳舞光照席。”这一联是说,华灯亮个,忘情博,喝彩声灌满了整座楼面,美女艳,歌舞欢,流光溢彩映着我们的盛宴。
这一联则是写军幕中晚上的“博弈”、歌舞,以“华灯”与“光照席”写场面,以“宝钗艳舞”写人物,极壮丽。
“琵琶弦急冰雹乱,羯鼓手匀风雨疾。”这一联是说,琵琶谈起局促的乐声像冰雹撞击乱飞,羯鼓打出猛烈的鼓点像疾风暴雨回旋。
这一联写乐声和鼓声,也是写幕中、写晚上,承上歌舞而来。这一联比喻恰切,形象生动,也写得很有气势。
这三联以夸张的手法描写军中生活,旦暮兼备,演武与娱乐并写,突出其壮丽足以震撼人心的场景,但并非单纯写军中生活,而是为证明诗歌创作的体会服务的。
本段结束四局即对此做出总结。
“诗家三昧忽见前,屈贾在眼元历历。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这四句是说,作诗的诀窍突然间被我领悟发现,屈原、贾谊的境界原来清清楚楚地出现在眼前!要写出像织女云锦般精美的诗篇全在自己,生活素材的巧妙构思绝非单凭尺量刀剪。
在本段中,诗人形象地告诉人们:他中期诗歌进一步走向雄壮,是如何受南郑军中生活的刺激的,文学创作所受现实生活的影响是怎样在他自己的实践中体现的。
“世间才杰固不乏,秋毫未合天地隔。放翁老死何足论,广陵散绝还堪惜。”末四句是说,人世间杰出的诗人本来有万万千千,但生活体验偌差毫丝便如地隔天悬。我陆放翁总会老死那又算得了什么,要是诗学的真谛像《广陵散》那样失传才真叫遗恨绵绵!
最后四句为第三段,感叹自己的经验未必为他人所理解,从描写转向议论和抒情。这里对自己的经验体会大力肯定,以感慨语气出之,感情转向深沉,语言也极劲炼。
这首诗以夸张的手法,出色地再现当年军中生活的场景,以当年军中生活场景来阐明诗歌创作的经验和规律。理在事中,辞藻工丽而气势雄壮,转接突兀而法度严密,是阐明生活与创作关系极有说服力,极有艺术感染力的不可多得之作。
附录: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
陆游
我昔学诗未有得,残余未免从人乞。
力孱气馁心自知,妄取虚名有惭色。
四十从戎驻南郑,酣宴军中夜连日。
打球筑场一千步,阅马列厩三万匹。
华灯纵博声满楼,宝钗艳舞光照席。
琵琶弦急冰雹乱,羯鼓手匀风雨疾。
诗家三昧忽见前,屈贾在眼元历历。
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
世间才杰固不乏,秋毫未合天地隔。
放翁老死何足论,广陵散绝还堪惜。
注释
- 力孱(chán):力量薄弱。气馁:丧气。
- 四十:作者从军汉中那年四十八岁,此处是举其整数。从戎:参军。南郑:即汉中,今属陕西。
- 打球筑场:为了打球修筑的场地。
- 阅:检阅。列厩:军营中的一系列马厩。
- 华灯:光华灿烂的灯。纵博:尽情地赌博。
- “琵琶”句:弹奏琵琶的声音如同下冰雹。弦急,表明琵琶声的响亮。冰雹乱,形容弦声并显示弹者非一人。
- 羯(jié)鼓:形状如桶,两头均可打击的一种鼓,因出于羯族(古时匈奴的一个部族),故名。手匀,表明鼓手的熟练。风雨疾,形容鼓的声音快如风雨,也显示击鼓者并非一人。
- 诗家三昧:作诗的诀窍。三昧,佛经语,诀窍。忽见前:忽然明白,如在 眼前。
- 屈贾:屈原与贾谊。屈原,战国时大诗人;贾谊,西汉初年的文学家。屈、贾二人都是辞赋大家,故常常并称。元:同“原”,原来,本来。历历:很清楚的样子。
- 天机云锦:古代神话传说中天上织女所用的织机,和她织成的上有云彩的锦缎。这里用以比喻诗人的才思和词藻。用在我:为我所用。
- “剪裁”句:是说作诗没有什么规律可循,全凭运用之妙。刀尺,比喻简单的标准和规律。
- “世间”二句:是说世间有才华的人本来不少,但成功者不多,这是因为许多人没有掌握写诗的诀窍,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如天地之隔。秋毫,本指秋天鸟兽换毛时所生的细毛,后用以比喻细微的东西。
- 放翁:陆游的号。
- 广陵散:古琴曲名。三国时魏国的嵇康得异人传授此曲,后来嵇(j)康被司马昭杀害,临刑时索要琴来弹奏此曲,弹完叹息道:“广陵散从兹绝矣!”后世因称技艺失传为“广陵散绝”。
前一篇:《临安春雨初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