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辛弃疾《沁园春·叠嶂西驰》赏析

(2019-12-10 12:25:44)
标签:

宋词

辛弃疾

山水词

写意

《沁园春》辛弃疾

灵山齐庵赋,时筑偃湖未成

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
争先见面重重,看爽气朝来三数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我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新堤路,问偃湖何日,烟水蒙蒙?
这首词写的是上饶西部的灵山风景。
“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这首词开头三句是说,重峦叠嶂向西奔驰,像千万匹马回旋一般,这许多的山要掉头向东而去。
灵山“高千有余丈,绵亘数百里”(《江西通志》),有七十二峰。头三句写灵山群峰,是远景。写这里千峰万壑的宏伟气象,这里的山或“西驰”,或东向。在词人的笔下,静止的山活起来了,动起来了。
“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这四句是说,恰好湍急的水流直直的落下,进跳的水珠四处溅下;小桥横架在激流之上,像不圆的月亮和刚拉开的弓。
这是近景。词人犹如一位高明的画师,在莽莽苍苍丛山叠嶂的壮阔画面上,增添了几笔韶秀温馨的情韵。
“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这三句是说,人老了应当过闲散的日子,可老天爷不给我闲着,又要我来统帅这支十万长松大军呢!
连绵不断的长松茂林,是这里的又一景色。辛弃疾面对这一望无际的高大、葱郁的松树林,不由浮想联翩:这些长得高骏的松树,多么像魁梧勇猛的战士。想自己“壮岁旌旗拥万夫”,何等英雄。诙谐的笑语是乐?是苦?是自我解嘲?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儿。内心里隐隐有一份报国无门的孤愤在。
“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上片末三句是说,我的房舍很小,但在松树盘曲的枝干影子的外边,在风风雨雨的声音中间。
对于自己的心情,词人点到即止,顺势落到自己山中结庐的事上来。齐庵,是词人在灵山修建的一所茅庐。每当月夜,可以看到状如龙蛇般盘曲的松影,又可以听到声如风雨的万壑松涛,别有天地在人间啊!上片写灵山总体环境之美下片则是词人抒写自己处于大自然中的感受了。
“争先见面重重,看爽气朝来三数峰。”换头两句是说,雨雾消散,重峦叠嶂露出面容,争着和人见面。看早晨清新凉爽的空气从一座座山峰扑面而来。
辛弃疾处于这占尽风光的齐庵中,举目青山,仪态万方。拂晓,在清新的空气中迎接曙光,东方的几座山峰一个接着一个从晓雾中探出头来。红日升起了,山色清明,更是气象万千。
“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这四句是说,座座山峰好像谢家子弟,衣着潇洒,长相英俊;又好像司马相如的车骑一般雍容华贵。
“我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这三句是说,我感觉这其中,有如司马迁的文章一样,雄浑深沉,典雅劲健。
词人惊叹:大自然的美是掬之不尽的,置身于这千峰竞秀的大地,给人以美的享受,给人以丰富的精神享受。此中乐,乐无穷!
“新堤路,问偃湖何日,烟水蒙蒙?”末三句是说,在刚刚修好的偃湖堤的路上,问偃湖哪一天能够展现烟水的美好景色?
灵山结庐既然如此之好,于是词人殷切的问询开筑偃湖的计划,决定在这里作长久居留了。
整首词表达出作者对山水的热爱之情。它在写景上不同于一般的模山范水之作,它极少实写山水的具体形态,而是用虚笔传神写意。透过山峰的外形写出其内在的精神,把自己所感受到的大自然的内在美写了出来。这种主观感受实际上与作者的胸襟、与作者的思想境界是分不开的。这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精神境界。这种传山水之神的写意笔法,在山水文学上开创了新格。

附录《沁园春》辛弃疾
灵山齐庵赋,时筑偃湖未成
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
争先见面重重,看爽气朝来三数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我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新堤路,问偃湖何日,烟水蒙蒙?

注释

⑴大约作于庆元二年(1196),时稼轩罢居带湖。灵山:位于江西上饶境内。古人有“九华五老虚揽胜,不及灵山秀色多”之说,足见其雄伟秀美之姿。齐庵:当在灵山,疑即词中之“吾庐”,为稼轩游山小憩之处。偃湖:新筑之湖,时未竣工。

⑵惊湍(tuān):急流,此指山上的飞泉瀑布。

⑶跳珠:飞泉直泻时溅起的水珠。

⑷缺月初弓:形容横截水面的小桥像一弯弓形的新月。

⑸合:应该。

⑹投闲:指离开官场,过闲散的生活。

⑺检校:巡查、管理。长身:高大。

⑻龙蛇影:松树影。

⑼爽气朝来:朝来群峰送爽,沁人心脾。

⑽磊落:仪态俊伟而落落大方。

⑾雄深雅健:指雄放、深邃、高雅、刚健的文章风格。

⑿太史公:司马迁,字子长,西汉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曾继父职,任太史令,自称太史公

名家点评

中国古代最大的官修图书《四库提要》:“能于剪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

明代文学家杨慎《词品》:“且说松(按,应为“说山”),而及谢家、相如、太史公,自非脱落故常者,未易闯其堂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