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赏析

(2019-02-24 12:23:45)
标签:

宋词

苏轼

村农

风物

奇境

《浣溪沙》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这首词是作者于徐州石潭谢雨道上所作《浣溪沙》五首中的第四首,这首词以最寻常最普通一般人看来最不值得入咏的景物风光写之为词,真是奇外之奇。
“簌簌村南村北响缫车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这首词上片是说,枣花纷纷落在衣襟上,村南村北响起车缫丝的声音,古老的柳树底下有一个穿牛衣的农民在叫卖黄瓜。
首句即奇:花落衣上,簌簌有声,什么花下落有如此动静?是枣花。枣花,没有美丽的颜色,没有浓郁的馨香,形状屑细,最不惹人注目,而经东坡这么一写,其体琐而质重,纷纷飘落在过路人身上,使之衣襟皆满,飒飒如闻声响。如此环境极可喜人。随着村庄走近,这簌簌的枣花声旋即被另一种声音所掩盖,那就是缫车的声音。古代农家,耕织两重,衣食来源,都出于自己的双手。而采桑育蚕,缫丝纺织是妇女的主要工作。当枣花洒落的时候,正是缫丝忙碌之际,家家户户,响彻村周。行人至此,不禁驻足。为了追求阴凉,先寻老柳,——却见绿茵复地,早有穿著牛衣的卖瓜人占尽这一清凉福地了。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下片三句是说,路途遥远,酒意上心头,昏昏然只想小憩一番。艳阳高照,无奈口渴难忍,想找点水喝。于是敲开一家村民的房门,问:可否给碗茶?
过片以下,笔端一换,专门写行人。农家缫丝,时间在初夏,当时麦子已经登场,天气已经很热了。酒困,途长,日高人倦。暑热烦劳之状跃然纸上。看来,古柳下的黄瓜,早已试过,解决不了口渴,还是大碗茶,方能解渴,然而又从何处求得?当此之时,只有农野人家,才能满足词人的愿望,于是,不客气的敲门而讨要茶喝,这就是东坡此时所为。
在《全宋词》中,月露风花,比比皆是,而像此等把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进入词中,在词境中乍开耳目,开千古未有之奇境,唯有东坡,所以为千古独绝。

附录《浣溪沙》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译文
枣花纷纷落在衣襟上。村南村北响起车缫丝的声音,古老的柳树底下有一个穿牛衣的农民在叫卖黄瓜。
路途遥远,酒意上心头,昏昏然只想小憩一番。艳阳高照,无奈口渴难忍,想随便去哪找点水喝。于是敲开一家村民的屋门,问:可否给碗茶?

注释
徐门:即徐州。
谢雨:雨后谢神。
簌簌:纷纷下落的样子,一作“蔌蔌”,音义皆同。
缫车:纺车。缫,一作“缲”,把蚕茧浸在热水里,抽出蚕丝。
牛衣:蓑衣之类。这里泛指用粗麻织成的衣服。《汉书.食货志》有“贫民常衣牛马之衣”的话。
漫思茶:想随便去哪儿找点茶喝。漫,随意,一作“谩”。

https://p1.ssl.qhmsg.com/t01063b444214370113.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