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轼《八声甘州·寄参寥子》赏析

(2019-02-09 18:07:19)
标签:

宋词

苏轼

参寥

议论

哲理

《八声甘州》苏轼

寄参寥子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参寥即僧道潜,於潜人(旧县名,今并入浙江临安县),是当时一位著名的诗僧,与苏轼交往密切。此词乃苏轼临离杭州时的寄赠之作,为其豪迈超旷风格的代表作之一。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这首词开头两句是说,有情风从万里之外卷潮扑来,无情时又送潮返回。
上片“有情风”两句,劈头突兀而起,开笔不凡。表面上是写钱塘江潮一涨一落,但一说“有情”、一说“无情”,此“无情”,不是指自然之风本乃无情之物而是指已被人格化的有情之风,却绝情的送潮归去,毫不依恋。所以“有情卷潮来”和“无情送潮归”,并列之中却以后者为主,这就突出了此词抒写离情的特定场景,而不是一般的咏潮之作。
“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这三句是说,请问在钱塘江上或西兴渡口,我俩共赏过几次夕阳斜晖?
下面三句实为一个领字句,以“问”字领起。西兴,在钱塘江南,今杭州市对岸,萧山县治之西。“几度斜晖”,即多少次看到残阳落照中的钱塘潮呵!东坡在杭州时是经常观潮的。这里指与参寥多次同观潮景。颇堪纪念。“斜晖”,一则承上“潮归”,因落潮一般在傍晚时分,二则此景在我国古代诗词中往往是与离情结合在一起的特殊意象。这夕阳的余光增添多少离人的愁苦!
“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上片后四句是说,用不着仔细思量古今的变迁,一俯一仰的功夫,早已物是人非。谁像我东坡苏老,白首之年,淡忘了仕进的机会。
这四句都是议论。议论紧承写景而出:长风万里卷潮来送潮去,似有情实无情,古今兴废,亦复如此。“不用”两句应作一句读,“思量今古”用不着,“俯仰昔人非”,即顷刻之间故人已成过眼烟云的感叹也用不着。东坡对于古今变迁,人事代谢,一概置之度外,泰然处之。“谁似”两句,又进一步申述己意。东坡时年五十六岁,垂垂老矣,故云“白首”。“机心”,指机诈权变的心机。忘机,则泯灭机心,无意功名利禄,达到超尘绝世、淡泊宁静的心境。他是以此自豪和自夸的。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下片前三句是说,记住西湖的西岸,春日最美的山隈,就是那空明的翠微,如烟的云扉。
过片开头三句又写景:从上片写钱塘江景,到下片写西湖湖景,南江北湖,都是记录他与参寥在杭的游赏活动。“空翠烟霏”正是春山风光。
“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这两句是说。算起来诗人中相处得宜,如我与你这样的友情,确实稀微,弥足珍贵。先写与参寥的相知之深。参寥诗名甚著,苏轼称赞他的诗句清绝,可与林逋比肩。他与苏轼肝胆相照,友谊甚笃。早在苏轼任徐州知州时,他专程从余杭前去拜访;苏轼被贬黄州时,他不远二千里至黄与苏轼游从;此次苏轼守杭,他又到杭州卜居智果精舍;甚至在以后苏轼南迁岭海时,他还打算往访,苏轼去信力加劝阻才罢。这就难怪苏轼算来算去,像自己和参寥那样亲密无间、荣辱不渝的至友,在世上是不多见了。如此志趣相投,正是归隐佳侣,由此转接下文。
“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下片后几句是说,约定日后,像东晋宰相谢安那样,沿着直通大海的长江航道,向东引退、回归。别让这一高雅志向与未来事实彼此违背。不应在西州路上回首恸哭,为了我而沾湿衣襟,洒落泪水。
结尾几句是用谢安、羊昙的典故。《晋书·谢安传》:谢安虽为大臣,“然东山之志(即退隐会稽东山的‘雅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色”。他出镇广陵时,“造泛海之装,欲须经略初定,自江东还道,雅志未就,遂遇疾笃”。病危还京,过西州门时,“自以本志不遂,深自慨失”。他死后,其外甥羊昙一次醉中过西州门,回忆往事,“悲慨不已,以马策扣扇,诵曹子建诗曰:‘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恸哭而去”。这里以谢安自喻,以羊昙喻参寥,意思说,日后像谢安那样归隐的“雅志”盼能实现,免得老友像羊昙那样为我抱憾。超然物外,寄情山水确实是苏轼重要的人生理想,也是这首词着重加以发挥的主题。
这首词的上下片都以景语发端,议论继后,但融情入景,并非单纯写景;议论又伴随着激越深厚的感情一并流出,大气包举,格调高远。写景,说理,其核心却是一个情字,抒写他历经坎坷后了悟人生的深沉感慨。

附录《八声甘州》苏轼
寄参寥子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译文
有情风从万里之外卷潮扑来,无情时又送潮返回。请问在钱塘江上或西兴渡口,我俩共赏过几次夕阳斜晖?用不着仔细思量古今的变迁,一俯一仰的工夫,早已物是人非。谁像我东坡苏老。白首之年,淡忘了仕进的机会。
记住西湖的西岸,春日最美的山隈,就是那空明的翠微,如烟的云霏。算起来人中相处得宜。如我与您这样的友情,确实稀微,弥足珍贵。约定日后,像东晋宰相谢安那样,沿着直通大海的长江航道,向东引退、回归。别让这一高雅志向与未来事实彼此违背。不应在西州路上回首恸哭,为了我而沾湿衣襟,洒落泪水。

注释
八声甘州:词牌名。源于唐大曲,又名《甘州》、《潇潇雨》。
参寥子:即僧人道潜,字参寥,浙江于潜人。精通佛典,工诗,苏轼与之交厚。元祐六年(1091年),苏轼应召赴京后,寄赠他这首词。
钱塘江:浙江最大河流,注入杭州湾,江口呈喇叭状,以潮水壮观著名。
西兴:即西陵,在钱塘江南,今杭州市对岸,萧山县治之西。
几度斜晖:意谓度过多少个伴随着斜阳西下的夜晚。
俯仰昔人非:语出王羲之《兰亭集序》:“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忘机:忘却世俗的机诈之心。见《列子·黄帝》,传说海上有一个人喜欢鸥鸟,每天坐船到海上,鸥鸟便下来与他一起游玩。一天他父亲对他说,“吾闻鸥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于是他就有了捉鸟的“机心”(算计之心),从此鸥鸟再也不下来了。这里说苏轼清除机心,即心中淡泊,任其自然。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苏轼《和子由送春》:"芍药樱桃俱扫地,鬓丝禅榻两忘机。"
相得:相交,相知。
谢公雅志:《晋书·谢安传》载:谢安虽为大臣,“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造讽海之装,欲经略初定,自江道还东。雅志未就,遂遇疾笃”。雅志,很早立下的志愿。
“西州路”三句:《晋书·谢安传》载:安在世时,对外甥羊昙很好。安死后,其外甥羊昙“辍乐弥年,行不由西州路”。某次醉酒,过西州门,回忆往事,“悲感不已”,“恸哭而去”。 西州,古建业城门名。晋宋间建业(今江苏南京)为扬州刺史治所,以治所在城西,故称西州。

名家点评

郑文焯大鹤山人词话》评:“突兀雪山,卷地而来,真似钱塘江上看潮时,添得此老胸中数万甲兵,是何气象雄且杰!妙在无一字豪宕,无一语险怪,又出以闲逸感喟之情,所谓骨重神寒,不食人间烟火气者。词境至此,观止矣!云锦成章,天衣无缝,是作从至情流出,不假熨贴之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