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轼《定风波·红梅》赏析

(2019-01-30 18:21:14)
标签:

宋词

苏轼

咏物

红梅

梅格

《定风波》苏轼

红梅

好睡慵开莫厌迟。自怜冰脸不时宜。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余孤瘦雪霜姿。
休把闲心随物态,何事,酒生微晕沁瑶肌。诗老不知梅格在,吟咏,更看绿叶与青枝。

这首词针对石曼卿的《红梅诗》而发,而梅品即人品,就中不无自我写照的意味。
“好睡慵开莫厌迟,自怜冰脸不时宜。”这首词开头两句是说,不要厌烦贪睡的红梅久久不能开放,只是爱惜自己不合时宜。
词一开头便出以拟人手法,花似美人,美人似花,饶有情致。“慵开”指花,“好睡”拟人,“莫延迟”,绾合花与人而情意宛转。就花时而言,梅花理应开在百花之先,理应是报春使者:“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梅》)。不想由于“好睡”竟延误花期而与桃杏同时,故云“迟”,故请求谅解。然则与桃杏同放,是否切合时宜?“自怜冰脸不时宜”,梅花生就冰清玉洁,怎合姹紫嫣红之群?无可奈何,唯有乔装改扮以合春之时宜了。这就自然带出以下三句正面歌咏红梅的文字。
“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余孤瘦雪霜姿。”上片末三句是说,偶尔是淡红如桃杏色,文静大方,偶尔疏条细枝傲立于霜雪。这三句是“词眼”,绘形绘神,正面画出红梅的美姿丰神。“小红桃杏色”,说她色如桃杏,鲜艳娇丽,切红梅的一个“红”字。“孤瘦雪霜姿”,说她斗雪凌霜,归结到梅花孤傲瘦劲的本性。“偶作”一词上下关联,天生妙语。不说红梅天生红色,却说每人因“自怜冰脸不时宜”,才“偶作”红色以趋时风。但以下之意立转,虽偶露红妆,光彩照人,却仍保留雪霜之姿质,形神兼备,尤贵于神,这才是真正的“梅格”!
“休把闲心随物态,何事,酒生微晕沁瑶肌。”下片前三句是说,红梅本具霜雪之质,不随俗作态媚人,虽呈红色,形类桃杏,乃是如美人不胜酒力所致,未曾堕其孤洁的本性。
过片三句继续对红梅做渲染。“休把闲心随物态”,承“尚余孤瘦雪霜姿”;“酒生微晕沁瑶肌”,承“偶作小红杏桃色”。“闲人”、“瑶肌”,仍旧以美人喻花,其意仍在为红梅作回护。“物态”,指桃杏娇柔媚人的春态。
“诗老不知梅格在,吟咏,更看绿叶与青枝。”结尾是说,宋初诗人石曼卿根本不知道红梅的品格,在吟咏中,只看重绿叶与青枝。
补笔点明,一纵一收,回到本意。红梅之所以不同于桃杏者,岂在于青枝绿叶的有无啊!在东坡看来,真正的“梅格”,应当是形与神的有机结合和高度统一。这正是东坡咏红梅之慧眼独具、匠心独运之处,也是他超越石曼卿《红梅》诗的真谛所在。

附录《定风波》苏轼
红梅
好睡慵开莫厌迟,自怜冰脸不时宜。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余孤瘦雪霜姿。
休把闲心随物态, 何事,酒生微晕沁瑶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译文
不要厌烦贪睡的红梅久久不能开放,只是爱惜自己不合时宜。偶尔是淡红如桃杏色,文静大放,偶尔疏条细枝傲立于雪霜。
红梅本具雪霜之质,不随俗作态媚人,虽呈红色,形类桃杏,乃是如美人不胜酒力所致,未曾堕其孤洁之本性。石延年根本不知道红梅的品格,只看重绿叶与青枝。

注释
好睡:贪睡,此指红梅苞芽周期漫长,久不开放。
慵:(yōng拥)懒。
怜:爱惜。
冰脸:比喻梅外表的白茸状物。
小红:淡红。
闲雅:文静大方。闲,通“娴”。
尚余:剩下。
孤瘦:疏条瘦枝。
随:听任,顺从。
雪霜姿:傲霜迎雪的姿态。
沁:(qìn)渗入。
老:指北宋诗人石延年。
梅格:红梅的品格。
绿叶与青枝:石延年《红梅》诗有“认桃无绿叶,辩杏有青枝”句,在此,苏轼是讥其诗的浅近,境界不高。

名家点评

上海现代著名作家刘伯阜道:"苏轼原是个自视甚高,奋厉有当世志"的人,乌台诗案的劫难,使他意识到"平生文字为吾累"的现实,从而采用随遇而安的态度,绵里藏针的方法。此词用以与现实周旋,抒发自己愤世嫉俗的情怀。"

http://p0.so.qhmsg.com/bdr/504__/t01088b703eae3aa28f.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