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伤沉沦——左思《咏史·其七》赏析
(2016-11-07 17:49:56)
标签:
太康诗人左思主父偃陈平杂谈 |
左思的《咏史·其七》列举了西汉四贤士处遭困厄的坎坷经历,指出英雄被埋没、贤者被弃之不用的社会现象。诗人满腹经纶,自命盖世不凡,且有远大的抱负,但他生活在门阀社会,出身于下层寒门,天不时地不利,一生沉沦下僚,深感弃置贤才的权势压抑与世态炎凉,在悲愤与不平的无奈中,诗人借西汉四贤与自己共有的坎坷遭遇宽慰自己受伤的心灵,同时指出人才被埋没并不是一个人的悲剧,也不是一个时代的悲剧,客观地指出埋没人才是古往今来共有的人类悲剧。
“主父宦不达,骨肉还相薄。”主父:复姓,这里指主父偃。据《史记·主父偃传》记载,主父偃曾游学四十余年,没有做官的机会,过着穷困的生活。因为主父偃没有做官,他父母不认为他为儿子,兄弟不收留他,朋友也鄙弃他。骨肉:指父母兄弟。薄:轻鄙。这两句是说,主父偃由于没做高官,受到父母兄弟的轻蔑。
“买臣困樵采,伉俪不安宅。”买臣:即朱买臣,汉武帝时人。据《汉书·朱买臣传》记载:朱买臣未做官时家里很穷,以打柴维持生计,但好读书,一边担柴,一边诵书,他的妻子引以为耻,遂改嫁他人。这两句是说,朱买臣在贫困时靠打柴为生,连妻子也改嫁他人。
“陈平无产业,归来翳负郭。”汉高祖的功臣。据《史记·陈丞相世家》记载,他少年时家里很穷,喜好读书,住的地方是背着城郭的偏僻小巷,用席子做门。翳:蔽。负:背。郭:外城。翳负郭:以背靠城墙的破房子遮身。这两句是说,陈平家无产业,住在背靠城墙的破房子。
“长卿还成都,壁立何寥廓。”长卿:即司马相如,字长卿,成都人。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相如游临邛(今四川邛崃),在富人卓王孙家喝酒,卓氏女文君见了,心悦而好之,夜间私奔相如,相如和她同归成都,当时相如家中空无所有。壁立:即家里只有四壁。寥廓:空洞。这两句是说,司马相如返回成都时,家徒四壁,一贫如洗。
应该指出,诗人所歌咏的只是主父偃等四人没有做官时的穷困生活。似乎有意避开他们做官以后的经历。其实这四位古人,后来都官运亨通。主父偃,后为中大夫;朱买臣,后任会稽太守;陈平,后为汉惠帝、吕后、汉文帝丞相,封曲逆侯;司马相如,在汉景帝时为武骑常侍,汉武帝时为郎,后为孝文园令。他们都成了著名的历史人物。
“四贤岂不伟,遗烈光篇籍。”四贤:指以上列举的四人。遗烈:遗业。光篇籍:光照史册。这两句是说,这四贤怎能不算伟人,他们的业绩流传后世,光照史册。
“当其未遇时,忧在填沟壑。”遇:知遇。沟壑:溪谷。这两句是说,当他们没有知遇没有做官时,担心穷困潦倒葬身沟壑。
这里应该注意的是左思并不想表现他们做官以后的春风得意的生活,所以只是轻轻一笔带过,而着重表现他们“当其未遇时,忧在填沟壑”的困厄,借以抒发自己被遗弃的愤慨。同时,从诗中还可以看出,左思隐以英雄自任,他举出主父偃四人先穷困后得志,似乎也隐寓着他总有一天会青云直上,但是现实给他的回答是失望,所以他发出了深沉的感慨。
“英雄有屯邅,由来自古昔。”屯邅:处境艰难。这两句是说,英雄也有困顿不得志的时候,从古到今都是如此。
“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泽。”草泽:犹草野,指穷乡僻巷。这两句是说,每个朝代都有奇才,却往往被视为无用之物弃于荒野。
这里道出了自古以来的事实,也寄寓了诗人怀才不遇的不平。刘良说:“自伤沉沦,于此见志。”(六臣注《文选》卷二十一)。
附录:《咏史·其七》魏晋:左思
主父宦不达,
买臣困樵采,
陈平无产业,
长卿还成都,
四贤岂不伟,
当其未遇时,
英雄有迍邅,
何世无奇才,
注释:
买臣:即朱买臣,汉武帝时人。樵:柴。伉俪(kànglì抗立):配偶,夫妻。据《汉书·朱买臣传》记载,朱买臣未做官时,家里很穷,以打柴维持生计,但好读书,一边担柴,一边诵书,他的妻子引以为耻,遂改嫁而去。这两句是说朱买臣穷困之时,他的妻子也要离开他。
陈平:汉高祖的功臣。据《史记·陈丞相世家》记载,他少年时家里很穷,喜好读书,住的地方是背着城郭的偏僻小巷,用席做门。
长卿:即司马相如,字长卿,成都人。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司马相如游临邓(今四川邓崃县),在富人卓王孙家喝酒,卓氏女文君见了,心悦而好之,夜间私奔相如。相如和她同归成都,家中空无所有。
四贤:指以上列举的四人。
未遇时:穷困的时期。沟壑:溪谷。
屯邅(zhún zhān):处境艰难;屯,通“迍”。这句和下句是说英雄的处境艰难,不是今天才有,而是自古就如此。
草泽:犹草野,指穷乡僻巷。这句和上句是说哪个时代没有奇才?不过是被遗弃在草野中罢了。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