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中文学性最强——《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赏析

(2016-01-29 18:18:47)
标签:

论语

孔子

子路

曾晳

杂谈

 论语里面有一段很精彩的文字,向来为人们所传诵,这就是《先进篇》中《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章》。这段文字是记述孔子与他的门徒们一次较长的谈话,谈话的内容是孔子问当时在座的子路(仲由)、曾晳(点)、冉有(求)、公西华(赤)各人的志向如何。

子路、曾皙(1)、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2)。居(3)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4)?”

孔子说:“因为我的岁数比你们稍大些,不要使你们感到拘束了。平时你们常常说:‘别人不了解我。’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将怎样去做呢?”

本文写孔子先用平易的语言,解除学生们的拘束,再用“如或知尔”的假设语气,启发学生们尽情地畅谈自己的人生志向,显示出孔子循循善诱的态度。

子路率尔(5)而对曰:“千乘之国,摄(6)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7)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8)。”夫子哂(9)之

子路抢先发言,他说:“有一千辆战车的中等国家,夹在大国中间,对外面临着外国军队的威胁,国内还有饥荒的存在,如果我去管理他,大概三年,可以使百姓勇敢,国家强盛起来,使那里的百姓都懂得礼仪。孔子含有深意地微微笑了一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10),如(11)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冉求,你有什么志向?”

冉有回答:“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我在这样一个小诸侯国或大夫封地里做具体工作,能使百姓富足,至于礼乐方面的熏陶和教育,那是只能另请贤明了。”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12),如会同(13),端章甫(14),愿为小相(15)焉。”

“公西赤,你有什么志向?”

公西华回答:“不敢说一定能行,愿意学习诸侯的宗庙祭祀、会盟之事,穿上礼服,戴上礼帽,做个小小的司仪。”

“点,尔何如?”鼓瑟希(16),铿尔,舍瑟而作(17),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曾点,你有什么志向?”

曾晳正在鼓瑟,听到孔子的询问,在瑟声细微的余音中,舍瑟而起,说:“我所想的不同于前三人。”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18)春者,春服既成,冠者(19)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20),风乎舞雩(21),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孔子说:“不碍事,不过是各人说说个人的志向罢了。”

经孔子的温语催促,曾晳从容不迫地说出了自己的志趣:“暮春三月,夹衣已经穿得住了,有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孩子,到沂水那儿去洗澡;到舞雩台乘凉,唱着歌一起回来。”

孔子听后叹息地说:“我是赞赏曾点的。”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22)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人走了出去,曾晳走在后面,问孔子说:“他们三人说得怎么样?”

孔子说:“不过是各人说说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晳问 :“你为什么笑仲由呢?”

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究礼,他的言行不谦让因此笑他。冉求说的不是国家吗?方圆六七十里和五六十里难道不是国家吗?公西赤说的难道不是国家吗?祭祀和会盟的事不是诸侯间的大事是什么?公西赤只做一个小小的司仪,哪么谁做大司仪呢?”

从全文看,文章着重记叙渲染了曾晳言志和孔子赞许的一部分。孔子平时教育学生的都是治国安邦的理想,前几人所答的虽然志向大小、态度傲谦有所不同,但是讲的还都是“如或知尔,则何以哉”的问题,即如果得到国君的信任,在政治上有何抱负。唯独曾晳答非所问,讲了一通投身大自然过悠闲生活的乐趣,这就离开了政治,赞许了曾晳。为什么孔子特别赞赏曾皙的志向。后儒有很多解释,但说法颇不一致。讲这是什么“尧舜气象”,“上下与天地同流云云”。但是如果我们破除迷信,那么我们就会发现这段描写实际反映的是孔子某一方面的思想感情。孔子在后世封建社会曾被推为“万世师表”,是不可一世的大圣人,但孔子在当时的遭遇实际上是一个颇不得意的政治家,他周游列国,四方游说,到处献治国良方,实际却处处受到冷遇。所以不免有愤世嫉俗的苦闷,以致产生去过自甘过淡泊生活的理想。他曾说过“道不行,乘木桴(木排)浮于海”(《公治长》)的话,也产生过“欲居九夷”(《子罕》)的想法,表白过“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也在其中矣。不义而且富贵,于我如浮云”的心迹。而曾晳表示的“浴乎沂,风乎雩,咏而归”,可以说正与孔子的心情相吻合。因为孔子虽是一个积极用世者,但在屡受挫折后,此时已经六十多岁的也会产生希望过一种自甘淡泊的生活。

这篇短文虽只有三百字左右,但是在语录体的《论语》中算得上是长篇了。在描写人物语言动静相当传神。孔子与学生在一起时的和蔼可亲,循循善诱;子路的坦率和自负;冉有、公西华的谦逊;曾晳的志趣高远和性格洒脱,都一一勾勒的十分清晰,生动。而末后曾晳的一段话,非常形象地描画出一幅阳光和煦,春回大地,一群性格活泼的青年,说说笑笑,融融乐乐,载歌载舞的游春图。这种刻画精细的和诗意盎然的散文,出现在当时,是不能不令人惊喜的。

本文是《论语》中文学性最强的一篇,而且可以说是魏晋时期那种速写式的轶事体小说的滥觞。

 

 

附录:《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

                 (《论语》)

子路、曾皙(1)、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2)。居(3)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4)?”子路率尔(5)而对曰:“千乘之国,摄(6)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7)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8)。”夫子哂(9)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10),如(11)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12),如会同(13),端章甫(14),愿为小相(15)焉。”“点,尔何如?”鼓瑟希(16),铿尔,舍瑟而作(17),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18)春者,春服既成,冠者(19)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20),风乎舞雩(21),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22)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注释

(1)曾皙:名点,字子皙,曾参的父亲,也是孔子的学生。

(2)以吾一日长乎尔,毋以也:虽然我比你们的年龄稍长一些,而不敢说话。

(3)居:平日。

(4)则何以哉:何以,即何以为用。

(5)率尔:轻率、急切。

(6)摄:迫于、夹于。

(7)比及:比,音bì。等到。

(8)方:方向。

(9)哂:音shěn,讥讽地微笑。

(10)方六七十:纵横各六七十里。

(11)如:或者。

(12)宗庙之事:指祭祀之事。

(13)会同:诸侯会见。

(14)瑞章甫:端,古代礼服的名称。章甫,古代礼帽的名称。

(15)相:赞礼人,司仪。

(16)希:同“稀”,指弹瑟的速度放慢,节奏逐渐稀疏。

(17)作:站起来。

(18)莫:同“暮”。

(19)冠者:成年人。古代子弟到20岁时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

(20)浴乎沂:沂,水名,发源于山东南部,流经江苏北部入海。在水边洗头面手足。

(21)舞雩:雩,音yú。地名,原是祭天求雨的地方,在今山东曲阜。

(22)唯:语首词,没有什么意义。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陪孔子坐。

     “ 不要以为我的年纪比你们大了些,就不敢讲话了。平时你们说:‘没人了解我!’假如有人了解你们,你们怎么做呢?”

     子路急忙回答说:“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挤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侵犯,接着又发生饥荒,让我来治理,只用近三年的时间,可以使国人勇敢善战,并知道做人的道理。”

    孔子微微一笑。

    “冉求,你怎么做呢?”

    冉求回答说:“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让我治理,接近三年的时间,可以使民众富足起来。至于礼乐之事,要等君子来教化。”

    “公西赤你怎么做呢?”

     公西赤回答说:“我不说一定能行,可愿意学习祭祀或诸侯盟会的事,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个小司仪。”

    “曾点,你怎么做呢?”

    曾点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吭”的一声放下瑟,起身说:“我的想法和他们三个不一样。”

   孔子说:“不妨,也就是各人谈谈志向罢了。”

   曾皙说:“暮春三月,穿上春装,青年五六人,少年六七人,在沂河戏水洗浴,在舞雩迎风乘凉,唱着歌回家去。”

   孔子说:“我和点的想法一样。”

   子路、冉有、公西華出去,曾皙后出问孔子说:“他们三人说得怎么样?”

   孔子说:“也就是各人说说志向罢了。”

   曾皙说:“你为什么笑仲由呢?”

   孔子说:“治国以礼,子路说话不逊,因此笑他。难道冉求所说的就不是国家了吗?怎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就不是国家呢?难道公西赤就不是国家吗?宗庙祭祀、诸侯盟会不是诸侯的大事是什么?公西赤只能做小司仪,那么谁能做大司仪呢?”

   

 

热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