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
分类: 散文/随笔 |
玉树不倒
——写在全国哀悼日
距山崩地裂、江河颤动的汶川地震差一月不到两年,2010年4月14日,在中国版图的西北高原上,一个与四川毗邻,陌生而遥远的地方再次成为全国乃至世界关注的焦点——玉树。7.1级的强震,撕碎了一个曾经美丽的县城,也撕裂了国人已经愈合的“5.12”留下的亲人离散,家园破碎的创伤。
今天是全国哀悼日——
牵心,揪心;
关注、关切。
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怎样的哀悼方式才是最好的?千里迢迢赶赴灾区,在碎石瓦砾中,用手挖用锹铲去抢救埋在废墟下的生命,用爱心用臂膀去抚慰遭劫的心灵,当然最好。但是,一拥而上的无序前往,帮不了忙反而会添乱。
那么,就让我们伫立在千里之外,以一种庄重的心境遥望玉树吧,寄托哀思——遥祝生者安心,祈祷逝者安息。让我们西望的目光与明丽的阳光交织,穿透千山万水,层层雾霾,点亮历经苦难的幸存者阴郁的心境;让我们填满哀痛的心跳和着初春的风声穿越时空,在玉树上空悲鸣,为逝者低吟安魂曲。
遥望玉树,只因有一种秩序不容袭扰。来自抗震指挥部的劝告说,通往震区运送伤员和物资的生命通道,交通压力很大,目前已形成严重拥堵,希望大家不要再自驾前往。通过民政部门和红十字会传递大爱同样会让灾区同胞感受到切肤之扶。是的,每一个欲往灾区的人,不管怀着怎样的心情,我们都以为只有手手相牵才能传递温暖,我们以为只有在废墟前祈祷才是最真的怀念。但破碎的玉树不是汶川,它的现状不容我们用滚滚人流去搞人海战术。目前,不为生命线添堵就是最好的援助。
遥望玉树,只因有一种伤害不容再发生。玉树和汶川虽然都在群山环抱之中,地理状况却相差很大。汶川位于盆地边缘,海拔只有1300多米,而玉树却在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头,平均海拔在4200米以上,强烈的高原反应之下,我们这些没有高原生存经历的人,不但救不了人可能还会成为被救者。有报道说,就连训练有素的解放军官兵,都出现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几名患肺水肿的战士已被紧急转诊。一些新闻工作者高原反应更为强烈。而且,通往玉树的唯一通道要穿越无人区,常有狼群出没,加之近日飘雨降雪,路况更为复杂。万一汽车中途抛锚,后果不堪设想。
灾难让人心痛,灾难也让人彻悟。一对被压在废墟中的夫妇,12小时的紧紧相拥坚韧而浪漫。黑暗之中,丈夫紧紧搂着妻子说:“如果我们能出去,以后不再吵架了。这辈子是夫妻,我们下辈子还做夫妻。人要多少钱都没有用,开开心心过日子就是最好的。”朴实的话语里,有对生存的渴望,有对未来的憧憬,更饱含着人类最纯洁、最美好的情感,那就是夫妻间十指相扣的幸福。当柴米油盐冲淡了激情,当花花世界迷乱了双眼,但愿天下所有的夫妻都能够从中受益:还将归来意,怜取眼前人。懂得珍惜,才会拥有。
在青藏高原上生长着一种普通的花儿,汉语叫格桑花,常日里看去,它杆细瓣小,一副去弱不禁风的样子,可当风急雨骤,风愈狂它身愈挺;雨愈打它叶愈翠;骄阳之下,它则怒放得更灿烂。
遥望玉树,祈福玉树,心往玉树。让我们以虔诚之心遥祝生者早日开始新生活;以肃穆之情哀悼逝者,纵然不在墓前,相信他们会地下有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