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产财经恶果房价契税南京市 |
分类: 杂文/时评 |
10月9日,国土部智囊机构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则发布了一篇题为“房地产行业价涨量跌现象探析”,指出9月份以来出现的“价涨量跌”问题可能是个危险的信号,没有实体经济复苏和适当的调控政策应对,房地产行业会走向一个更危险的极端。已引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等房地产调控部门的高度关注。(10月13日
所谓“价涨量跌”说穿了就是有价无市,也就是说目前的房地产市场呈现出的房价高企并不是刚性需求使然,而是一种貌似虚假的繁荣。今年4月份以后的房地产市场的复苏是国内扩大内需等政策刺激下的强行拉升,并不是市场供求关系的改变,是一种非正常的复苏。拔苗助长式的上升持续性自然就比较差,“复苏”3个月之后,开始呈现全面下跌的态势。
日前有报道称,房价一直高烧不下的南京市出台房产新政,“由于南京市今年公积金的‘库存量’明显减少”,从10月10日起全面收紧住房公积金政策,调整的“主题”就是缩减买房人的贷款金额。虽然房地产管理部门一再强调这次调整只是“例行公事”,但在很多人看来,是对房地产调控的一个信号,预示着政府正出手干预市场,抑制购房需求。目前南京的房价每平米平均在8000元左右,而南京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8年是23123元,按年初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增加10%算,今年预计达到25440元,也就是说普通市民干一年不吃不喝也只能买3平米的房子。有关专家指出,目前南京市出现的与居民消费能力相距甚远的非正常高房价,正是今年初南京市政府刺激楼市的购房优惠政策引发炒房热结出的恶果。该市规定,凡在2009年1月1日起到12月31期间购房者,可享受契税优惠:144㎡以上的高档房实际契税为房价的2%,90-144㎡的普通住宅实际契税为0.5%,90㎡以下“零契税”;同时,二手房转让营业税“5年改2年”。如此重大利好下,有钱人为了规避通货膨胀而大量买房,楼市是“复苏”了,但房价也暴涨了。而此次南京市试图用收紧住房公积金干预市场,想用抑制购房冲动拉低房价,似乎又是一个饮鸩止渴的极端政策,伤害的恰恰是刚性需求的买房人。因为炒房的人根本不用公积金贷款、甚至不需要贷款。
类似南京的尴尬楼市在全国其他地方同样存在。诚如上述国土部的“报告”指出,在实体经济恢复不到位的情况下,房地产扶持政策会将该行业变成一个投机和投资的行业。而投机和投资左右房地产市场的最直接恶果就是房价企高,高房价则是交易量的最大杀伤器。来自易居克尔瑞“2009三季度企业销售情况报告”称,根据房地产公司销售20强研究的报告结果,房价已经成为各主要房地产上市公司销售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价涨量跌”的出现也再一次证明,健康、阳光的房价应该也只能由刚性需求决定,政策刺激下的楼市繁荣只是投机者的盛宴与狂欢,而其滋生出的病态高房价伤害的还是刚性需求的买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