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会堂建筑大全

标签:
文化历史旅游图片杂谈 |
人民大会堂南北长336米,东西宽206米,总建筑面积17.18万平方米,占地15公顷。主体结构形式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宴会厅和万人大礼堂的屋架及挑台为钢结构。建筑立面呈“山”字形,两翼略低,中部稍高,四面开门,周围环列134根圆形廊柱。人民大会堂建筑最高四层,地下室标高与室外地面平齐,首层地面标高5.00米,二层13.50米,三层22.00米,四层30.50米,每层层高8.5米,中央最高部位46.5米。人民大会堂柱廊既非传统西洋古典建筑样式,也非传统中国建筑法式,而是独到的结合。人民大会堂的室内设计由全国著名的室内设计师和艺术家们倾心设计,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室内设计的最高水平,在中国室内设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人民大会堂由万人大礼堂、五千人宴会厅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楼三部分组成,整个建筑内有会议厅、休息厅、办公厅300多个。人民大会堂共分为一区、二区、三区三部分。
万人大礼堂由主席台和三层观众席构成,因有一万个席位而得名。会场两侧有湖南、四川两休息厅,主席台后是主席团休息厅118厅和江苏厅,主席台后地下室是化妆间。
万人大礼堂面宽76米,进深60米,中部高33米,体积达8.6万立方米。万人大礼堂呈扇形,两层挑台像两弯新月,围拱着主席台,使万人大礼堂成为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整体。主席台面宽32米,高达18米,像一个小会场,可设座席300~500个。观众席内的三层软席座椅,层层递升,坐在任何一个位置上均可看到主席台。三层观众席,共有9700多个席位。其中,第一层3693个,第二层3515个,第三层2518个。
一层为代表席,每个席位上均装有可同时传译12种语言的译意风和电子表决器,每四个席位还有一个即席发言的扩音器,代表们可即席发言。第二、三层挑台的第一排同样装有扩音器,其余席位都有能听到一种语言的扩音小喇叭。屋顶和挑台下的灯光,能够把万人大礼堂的各个角落照得通明。万人大礼堂中的灯具整体风格庄重典雅、简洁明快。万人大礼堂的屋顶呈穹隆形,经过建筑大师的巧妙处理,穹顶与墙壁自然相接,融为一体,淡青色的装饰,似浩瀚无际的宇宙空间,形成“水天一色、浑然一体”之势。
中央大厅又名金色大厅,位于人民大会堂中部三楼,分为上下两层。改造之前称“三楼中央大厅”,层高14.5米,长76米、宽48米,面积3648平方米,既万人大礼堂的休息厅,也是大会堂的中心枢纽,往南可直达内院或三区,通大楼梯可到会堂二层,往北可到一区,往西即到达万人大礼堂。
2009年全国“两会”结束后,根据三楼中央大厅建成以来在建筑本身以及使用功能上存在的问题以及实际需要,经过一番重新规划设计后,人民大会堂管理局对其进行了彻底的装修改造。改造后的三楼中央大厅内有20根10多米高的朱漆巨柱,全部用金色祥云图案雕饰,撑起了富丽堂皇的天花藻井。
厅内雕梁画栋,挑檐飞角,四壁生辉。穹顶上悬挂的5盏巨大的金色水晶大吊灯,绚丽灿烂、璀璨夺目,尽显尊贵和典雅。精美的艺术铜雕、奇妙的华彩玻璃和栩栩如生的石材雕刻,使整个大厅显得格外庄严、华贵、时尚、靓丽,尽显中国建筑的尊贵典雅和辉煌气派。
金色大厅”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举行中国最高规格新闻发布会的大厅,也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闭幕后举行记者会的地方。
迎宾厅位于人民大会堂北段二层的宴会厅南侧。从人民大会堂北门进入,经风门厅、过厅,穿过北大厅,沿着8米宽、5组62级的汉白玉大楼梯拾级而上,可到达迎宾厅。迎宾厅的地面装潢和陈设也非同一般。这里铺有一块宽17米、长23米、重3吨多的手工编织的纯羊毛提花地毯,它是人民大会堂里面积最大的一块地毯。
这块花团锦簇、雍容华贵的地毯,与气势恢宏的巨幅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把宽敞明亮的迎宾厅装点得更为喜庆祥和、温馨典雅。厅内陈设的两只由传统工艺制作的脱胎漆器大型花瓶,造型别致,做工考究,在山水国画和工艺地毯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尊贵雅致。
人民大会堂南端主要部分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机关办公楼。一层中央设有国家接待厅,是国家领导人接待贵宾和国家主席接受外国新任驻华使节呈递国书的地方,面积为550平方米。设计富有民族传统风格。顶部造型是沥粉贴金棋盘式藻井,悬挂4盏宫灯式水晶吊灯。四周墙壁饰织锦软包。主墙面上是象征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巨幅国画《大河上下·浩浩长春》。

通往二楼宴会厅

宴会厅长102米,宽76米,平面呈“十”字袋形,厅高15.15米,面积约7000平方米。厅内南侧有主席台,其他三面有柱廊,东北、西北两侧为东西厨房。可以举行5000人的宴会或1万人的酒会。周围28根沥粉贴金廊柱,柱高11米,直径为1米。厅内东、西、北环绕宽敞的二层休息廊,奶黄色的墙壁和巨大的圆形廊柱装饰着沥粉贴金花饰。南面有供宾主讲话,和文艺演出用的主席台。宴会厅顶天花中央镶嵌着由水晶玻璃组成的吸顶大花灯,周围是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点金石膏雕塑和棋盘式的彩色藻井。整个大厅金碧辉煌,是举行盛大国宴和国庆招待会的地方。










青海厅

新疆厅

陕西厅


河南厅

湖北厅

山东厅

江苏厅

浙江厅

安徽厅

江西厅

福建厅

湖南厅

广东厅

广西厅

贵州厅

云南厅


西藏厅

海南厅

台湾厅

台湾厅初始的位置在二楼,不是很显眼,甚至于稍微有些偏僻。因此,台湾厅落成之后,周公一行人经过实地考察之后,决定还是要给台湾厅挪个窝才行。恰好一楼的浙江厅位置还不错,毗邻着万人大礼堂,于是,就把浙江厅和台湾厅互换了位置。不得不说,周公的考虑得很长远,挪了位置之后,因为毗邻着万人大礼堂,进进出出的那么多人,每次都要路过台湾厅。这是在告诉每个人,同时也是在告诉世界,台湾,我们没有遗忘。周总理对台湾的事很上心,病得很重还一直牵挂着,所以 1976 年他病逝后,邓颖超做主把台湾厅当作暂时存放骨灰的地方,这也是总理最后待的地方。

香港厅

澳门厅

1979年1月27日晚,中断了15年的首都群众春节联欢晚会再度举行,复出的邓颖超代表党中央宣布:人民大会堂将重新向各界群众开放。人民大会堂的商业化,就在此时开始了破冰之旅参观收取门票两角。在万人礼堂“江山如此多娇”图画前,也开设了两个摄影点,收费拍照。在20世纪80年代,大会堂年财政支出每年约为几百万元,几乎没有收入来源。1984年,人民大会堂隶属于中共中央办公厅管辖,正值中直机关部分单位推行企业化管理改革试点,大会堂管理局向中办递交“五年改革设想”,希望试行部分企业化管理,保证逐年减少行政经费,力争5年内达到自给,当时的中办负责人马上批复同意。于是当年人民大会堂开始试水部分企业化管理。“既算政治账又算经济账”,大会堂付诸实施了多项改革:万人大礼堂可以参观,宴会厅可以就餐,会议厅可以租。两年后,大会堂的行政经费就完全实现自给自足。1990年4月,人民大会堂创办了经济实体——人民大会堂综合服务开发中心。1991年,大会堂经营总收入达创纪录的200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