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南翔镇檀园

标签:
文化历史旅游图片杂谈 |
檀园始建于明代末期,是“嘉定四先生”之一李流芳的私家园林。园内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楼一阁,都让人梦回明朝。今年的南翔国潮大会,檀园作为打卡点之一,都有哪些可以逛的?一起来看看。走进檀园,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小巧、精致、美丽。古树葱郁,桂子点金,游人吴侬软语,碑廊里荟萃着文人的风流俊逸,整个檀园熠熠生辉。檀园地处嘉定南翔镇老街内混堂弄5号,园门向北,入口处置门厅三间,这个是按明朝流行“照壁”的设计思路吧?檀园门上方匾额“檀园”两大字,是李流芳的亲笔手书——洒脱而有风骨,是李流芳人格的写照?


次醉厅的右面长廊相连的是芙蓉沜中的近景——不系舟的“步蘅舸”,李流芳字长蘅,步蘅二字有尚贤敬仰之意。石舫分三段,前舱高,中舱低,尾舱建二层楼阁。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里面,有水就有舟,因为舟是石头筑成的,所以不用缆绳去系着,因此,这些石舫往往有一个“不系舟”的雅称。

晚唐大诗人韦应物在《滁州西涧》写道:“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看来芙蓉沜中的步蘅舸,流芳无人舟自横,才能是对景之作吧?

步蘅舸内。


次醉厅正中对面的主厅——“宝尊堂”,这种设计手法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登上亭、台、楼、阁、榭,可观赏堂、山、桥、树,或在堂、桥、廊等处可观赏亭、台、楼、阁、榭。这种从次醉厅观赏点,可以观赏宝尊堂的观赏点,或者从宝尊堂的观赏点,可以观赏次醉厅观赏点的方法,在古典园林的构景中被称为——对景!

宝尊堂的左面便是太湖石和花岗石叠就的假山——名曰“飞瀑流云”,水流沿假山山势跌宕而下,流入芙蓉沜中,但是水流却是利用湖水,采用电动抽水机循环用之,水色泛黄色十分不雅,假如采用活性炭,黄沙加棕丝网等过滤一下,无色透明的水会好看一点吧?还能改善湖中的水质?

"宝尊堂"名称源于古园,为全园主厅,面阔五间,以江南园林建筑艺术经典"鸳鸯厅"构筑重建而成。北厅陈列李流芳之书画和诗歌作品;南厅安置李流芳全身铜像一尊、悬挂"艺苑扬芬"匾额一块及明清两代文人所撰歌颂李流芳及檀园的诗词,以示对先贤的崇敬。

南翔檀园,它美在小巧玲珑、精雕细凿,凡是中国古典园林里的亭、台、楼、阁、轩、桥、廊、水、石舫什么都不缺,全园布局紧凑得体。

宝尊堂的右面有一座拔地而起用太湖石叠起的假山——名曰“萝壑”,山的后侧有爬山廊名曰“雨廊”相连的一座二层的六角亭,名为“招隐亭”,檀园的设计师可能是采用宋朝著名文学家王灼的代表作品之一《招隐亭》?还是取之苏轼——南溪有会景亭,处众亭之间,无所见,甚不称其名。余欲迁之少西,临断岸,西向可以远望,而力未暇。特为制名曰:“招隐”,仍为诗以告来者庶几迁之。

曲折的回廊,一座半亭,倚墙而建,十分小巧,名为“翳(yi)斋”,嘉定有很多的古园林基本上都会有这样的半亭。这里陈设简单,正中挂的是两幅扇面画。再往里走,便是最有看头的地方“宝尊堂”,也是全园的主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