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煤气公司杨树浦工场旧址

标签:
文化历史旅游图片杂谈 |
清咸丰十年(1860)十二月居住在上海租界的英国商人倡议在沪生产和供应煤气,后设立临时委员会。同治元年正月二十八日(1862年2月26日)委员会在上海的英文报纸《航运商业日报》上刊出筹建大英上海自来火房的发起书,向社会公开集资。光绪二十六年(1900)大英上海自来火房更名英商上海煤气股份有限公司。民国31年3月日军军部委托大上海瓦斯株式会社接管英商煤气公司,抗战胜利后归还。1952年11月20日被上海市军管会征用,12月12日更名上海市煤气公司。

杨树浦煤气厂始建于1932年,两年后建成投产。工厂设有当时先进的连续直立式伍特型炭化生产工艺,筹建82英寸规格的1组30孔核增热水煤气炉两座,机械除焦油、初苯、脱硫等净化回收装置,蒸汽核电动煤气排送,压送机及储气柜等。杨树浦煤气厂建成时日产煤气11.3万立方米,包括水煤气5.67万立方米,占全市煤气消费量的80%。该厂的办公楼、储气柜等建筑定位。2014年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杨树浦煤气厂1934年2月,建成通气。主要产气设备有伍德型82英寸连续直立式碳化炉1组30孔,并配备直径1.7米增热水煤气炉2台及相应的净化回收装置、煤气压排送系统等辅助设施。日产气能力5.9万立方米。1958年,增建第二组同类型碳化炉30孔和2台直径2.74米的水煤气炉,日产气能力42.5万立方米。1965年,建设第三组同类型碳化炉30孔,日产气能力60万立方米。1976年,建成4台三筒蓄热式重油催化裂解制气炉,日产气能力100万立方米。1981年,增建1台三筒蓄热式重油催化裂解制气炉、2台直径3米的水煤气炉,日产气能力118万立方米。1995年,日产气能力110万立方米。
前一篇:华山路淮海中路登云公寓
后一篇:浦东高桥杜家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