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高参88
高参88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06,117
  • 关注人气:1,42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许昌路上历史建筑

(2024-01-09 22:06:26)
标签:

文化

历史

旅游

图片

杂谈

许昌路位于杨浦区西部。南起杨树浦路,北至控江路。长2679米,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分段筑,以华盛纺织总局命名华盛路(Whashing Road)。民国32年(1943年)以河南许昌改今名。沿路为住宅,南部有不少历史建筑
许昌路上历史建筑
许昌路南起杨树浦路、平凉路。
许昌路上历史建筑

许昌路227弄 原日军司令部(现纺三小区)在许昌路上的纺三小区里,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被日军海军陆战队占用,后改为日军许昌路宪兵司令部。当年曾在此拘押和杀害过新怡和纱厂工人吴国臣等。

地址 里弄 式样 建造年份  结构  房屋  建筑面积
许昌路227弄 纺三宿舍  新式里弄 1926年 砖木二、四层 183幢  24600平方

许昌路上历史建筑

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名单  

序号

原名

现名

地址

172

住宅

纺三小区

许昌路227

许昌路上历史建筑
平凉路汾州路
许昌路上历史建筑
许昌路431、441弄汾州里.
地址 里弄 式样 建造年份  结构  房屋  建筑面积
许昌路431、441弄 汾州里 石库门里弄 1932年 砖木二层 14幢  1158平方米
许昌路上历史建筑
许昌路452弄三益里西门.
许昌路上历史建筑
怀德路491弄三益里(东门)
地址 里弄  式样 建造年份  结构   房屋  建筑面积 
怀德路491弄 三益里  
石库门里弄   1927年   砖木二层   133幢  13894平方米 
许昌路上历史建筑
怀德路491弄三益里(东门)
许昌路上历史建筑
扬州路343弄小三益里南门
许昌路上历史建筑
扬州路343弄小三益里南门
地址 里弄  式样 建造年份  结构   房屋  建筑面积 
扬州路343弄 小三益里  
旧式里弄   1914年   砖木二层   93幢  2166平方米
许昌路上历史建筑
许昌路476弄协兴里
地址  里弄   式样   建造年份  结构  房屋  建筑面积 
许昌路476弄  协兴里  旧式里弄   1930年  砖木二层 13幢   1166平方米 
许昌路上历史建筑
许昌路623弄恒丰工房(华商恒丰纱厂)
地址  里弄   式样   建造年份  结构  房屋  建筑面积 
许昌路623弄 恒丰工房 旧式里弄   1920年  砖木二层 74幢   5036平方米
坐落在杨树浦华盛路3号恒丰纱厂的原址是上李鸿章领导创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是中国第一家官商合办的规模最大的近代化纺织厂,谁知两年后一场大火将厂子烧得精光,聂缉椝那时在上海做道台,就帮着李鸿章、盛宣怀他们善后,一年后重建了纺织厂,改名华新纺织总局,这家厂规模、设备和人员都在中国遥遥领先,也是官商合办性质,聂家在企业内附了不少股份,有过赚钱的年头,但也常常亏损,盛宣怀当时说:“上海华洋商人,皆聚于杨树浦一隅,互相倾轧,无不亏本。”实际情况当然不止这些,杨树浦纱厂多、竞争激烈固然是一个因素,家厂不分、管理混乱则是根本原因。

          直到1905年,由聂家三公子聂云台出任总经理后,情况才有了根本性的好转,纱厂开始连年盈利,使聂家有了实力可连年购买该厂的股票。到了1909年,聂家将整个厂子盘下,尽管此举是借了不少钱,但毕竟厂子成了聂家的独资企业,于是原先的华新纺织新局就改成了恒丰纺织新局即恒丰纱厂。

1950年上海丝织第一联营公司(寅丰、美一等23家小厂联营)→1956年公私合营上海一联丝织厂(建成、裕成等11家绸厂并入)→1960年11月恒丰棉纺丝织厂(一联丝织厂并入恒丰棉纺织厂)→1961年5月恒丰立绒丝织厂→1966年9月上海第三丝织厂(许昌路5号)
许昌路上历史建筑
许昌路698弄华盛里.
地址  里弄   式样   建造年份  结构  房屋  建筑面积 
许昌路698弄 华盛里 石库门里弄   1932年  砖木二层 25幢   1559平方米
许昌路上历史建筑
许昌路698弄华盛里
许昌路上历史建筑
许昌路698弄华盛里
许昌路上历史建筑
  许昌路708号
许昌路上历史建筑
许昌路济宁路.
许昌路上历史建筑
许昌路济宁路130弄同乐坊
许昌路上历史建筑许昌路济宁路130弄同乐坊
地址  里弄  式样 建造年份  结构  房屋  建筑面积 
济宁路130弄  同乐坊  石库门里弄  1931年 砖木二层 171幢 12766平方米 
许昌路上历史建筑
许昌路811号杨浦区作家协会,原是杨浦区工人俱乐部。
         公园始建于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占地2.46万平方米,呈东西长方形,四周黄杨篱笆,种植奇异植物,如百里香、飞燕草之类。还有百合花池,小桥流水,曲径香草,古朴清雅。园内的大片草地租给杨树浦滚球总会作球场,划分好几块小型网球场。其实在当时,汇山公园是一所专为外国人休闲而设置的荷兰式花园,具有典型的殖民主义特征,工部局在园章上明文规定“华人不得入内”。
        直到1931年9月,在中国人民的抗议下,租界当局迫于舆论,才由工部局代理总办麦基公布“按照待遇外侨之条例容纳华人”准许华人入园,规定一律要买票进去,年票二元,零售券二角,可是普通工人进去的还是等于另,门票实在太贵了!
      解放后,汇山公园改名为“通北公园”,劳动人民成了公园的真正主人。
     1950年上海市总工会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陈毅市长代表市政府将通北公园改名为“劳动公园”。
      后为沪东工人文化馆和杨浦区工人俱乐部。现杨浦区作家协会。
许昌路上历史建筑
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310110945180000115 汇山公园方亭 清 平凉路街道。
许昌路上历史建筑
许昌路至控江路结束.j
许昌路上历史建筑

许昌路上历史建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