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昌路上历史建筑

标签:
文化历史图片杂谈旅游 |
宝昌路在闸北区东南部。南起虬江路,北至上海电炉厂(现三阳小区)。长1508米,宽11.0~13.4米,车行道宽5.9~8.4米。宣统三年(1911年)始筑。沿路为住宅。

宝昌路116弄业华新村,广式里弄砖木二层。10幢房,943平方米。

宝昌路118弄业华新村

宝昌路120弄业华新村.

宝昌路宝山路。

宝昌路宝山路东北角。

宝山路381弄积善里,建于1930年,石库门里弄砖木二层,2幢房,244平方米。

翻看一下闸北区旧区改造的统计情况,仅从数字上就可见一斑。2006年底有成片二级旧里以下建筑面积117.8万平方米,居民约6.1万户;而根据2014年1月1日的统计,全区尚余成片二级旧里以下建筑面积约57.54万平方米,居民约3.1万户。过去动一块旧改基地快则两三年,慢则十余年,而今征询签约一个月完成的消息频传。

临山路在闸北区东南部。东起宝昌路,西至临山路203弄。长400米,宽10.6~14.5米,车行道宽6.5~7.0米。民国6年(1917年)始筑,名香山路。民国36年改名象山路。1980年因与香山路近音,以浙江临山改今名。沿路为住宅。

临山路13弄复兴村,建于1920年,石库门里弄砖木二层,48幢房,建筑面积7503平方米。

宝昌路中华新路。中华新路在市区北部,跨闸北、普陀两区。东起宝通路,西至交通西路。长2828米,宽6.3~18.6米,车行道宽3.2~10.5米。民国7年(1918年)始筑东、西两段,中段(和田路至大统路)于30年代后期辟通,名中华兴路,含振兴中华之意。后改今名。沿路为住宅,有学校、医院、体育馆。

中华新路122号三层住宅

宝昌路天通庵路
宝昌路南起虬江路。

解放前,闸北曾经辉煌一时。由于闸北属于华界地区,且水陆交通便捷,民族工业发展很快,境内缫丝、制茶、日用化学品、玻璃等近代工业工厂增至300余家,当时被人称为“华界工厂发源之大本营”。战争期间,因闸北处于松沪抗战的主战场,日军对闸北实行了极其野蛮的烧杀抢掠,使闸北大批建筑物被毁,居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者达数十万,闸北最高建筑也只有三层楼,这里一度被称为“赤膊区”。

宝昌路永和里7—65弄。

宝昌路61弄永和里,建于1932年。

宝昌路永和里。石库门里弄砖木二层。

宝昌路永和里65弄。

宝昌路44号联排住宅。

宝昌路44-94号住宅。

宝昌路宝源路(祈愿型命名)

宝源路在闸北区东南部。北起东宝兴路,折西至宝山路。长621米,宽9.3~10.0米,车行道宽4.8~6.3米。民国2年(1913年)筑。沿路为住宅、工厂及区级机关。

解放前,闸北曾经辉煌一时。由于闸北属于华界地区,且水陆交通便捷,民族工业发展很快,境内缫丝、制茶、日用化学品、玻璃等近代工业工厂增至300余家,当时被人称为“华界工厂发源之大本营”。战争期间,因闸北处于松沪抗战的主战场,日军对闸北实行了极其野蛮的烧杀抢掠,使闸北大批建筑物被毁,居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者达数十万,闸北最高建筑也只有三层楼,这里一度被称为“赤膊区”。

宝昌路永和里7—65弄。

宝昌路61弄永和里,建于1932年。

宝昌路永和里。石库门里弄砖木二层。

宝昌路永和里65弄。

宝昌路44号联排住宅。

宝昌路44-94号住宅。

宝昌路宝源路(祈愿型命名)

宝源路在闸北区东南部。北起东宝兴路,折西至宝山路。长621米,宽9.3~10.0米,车行道宽4.8~6.3米。民国2年(1913年)筑。沿路为住宅、工厂及区级机关。

宝昌路116弄业华新村,广式里弄砖木二层。10幢房,943平方米。

宝昌路118弄业华新村

宝昌路120弄业华新村.

宝昌路宝山路。

宝昌路宝山路东北角。

宝山路381弄积善里,建于1930年,石库门里弄砖木二层,2幢房,244平方米。

翻看一下闸北区旧区改造的统计情况,仅从数字上就可见一斑。2006年底有成片二级旧里以下建筑面积117.8万平方米,居民约6.1万户;而根据2014年1月1日的统计,全区尚余成片二级旧里以下建筑面积约57.54万平方米,居民约3.1万户。过去动一块旧改基地快则两三年,慢则十余年,而今征询签约一个月完成的消息频传。

临山路在闸北区东南部。东起宝昌路,西至临山路203弄。长400米,宽10.6~14.5米,车行道宽6.5~7.0米。民国6年(1917年)始筑,名香山路。民国36年改名象山路。1980年因与香山路近音,以浙江临山改今名。沿路为住宅。

临山路13弄复兴村,建于1920年,石库门里弄砖木二层,48幢房,建筑面积7503平方米。

宝昌路中华新路。中华新路在市区北部,跨闸北、普陀两区。东起宝通路,西至交通西路。长2828米,宽6.3~18.6米,车行道宽3.2~10.5米。民国7年(1918年)始筑东、西两段,中段(和田路至大统路)于30年代后期辟通,名中华兴路,含振兴中华之意。后改今名。沿路为住宅,有学校、医院、体育馆。

中华新路122号三层住宅

宝昌路天通庵路
前一篇:海宁路814弄福寿里
后一篇:七浦路303弄顺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