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路上双拼联体别墅

标签:
文化历史旅游杂谈图片 |
溧阳路上有48幢花园洋房。这些花园洋房基本上都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建造的,灰砖红瓦,假三层老虎窗,同一式的英国建筑风格。几十年来,没多大变化,使这条不大的溧阳路一直都是那么幽静、沉稳。


四川北路,山阴路,溧阳路,多伦路都是文化街。溧阳路上一路走来,绿化遮盖了老建筑,街边的围墙上有着建筑典故,名人介绍。透过绿化看老建筑,还没有翻新看上去确实苍老,不过有故事的建筑自然而然令人感觉不一样了。

这些洋房始建于1913年,初建时为租界高级职员的独立式双拼住宅,具有维多利亚时代红砖建筑的特征,代表了早期上海近代居住建筑的典型风格。高低错落的楼房轮廓在深深梧桐的掩映中透着一种低调的华丽,宁静中带着无限神秘,似乎每一幢里都藏着轻易不与人说的故事。

这些小洋楼分上、下两层,加上屋顶阁楼也可算作三层。洋房宽度均为三开间。进入洋楼,首先看见的是内阳台,有的门洞被填封起来变成一间阳台间。再往里就是客堂间,面积大约50多平方米,大多被分为前后两间客厅。客厅后面是厨房间,厨房间有北窗。经过客堂间旁边的过道通过木楼梯来到二楼,二楼是正房寝室,又被称为前楼,加上过道面积总共有70多平方米。朝北二楼半是亭子间,面积也有近30平方米,可以割成两间。二楼再上去就是带老虎窗的阁楼了。

这48幢洋房,按照当初设计意图,大多有两个门牌号,从中轴线划开,两户人家分享一栋花园别墅,在今天则被人们称为“双拼联体别墅”。当然,如果有特别需要的话,去除花园内的隔离矮墙,打通阳台间的门洞,完全可以由一户人家占据整栋花园别墅。

四川北路,山阴路,溧阳路,多伦路都是文化街。溧阳路上一路走来,绿化遮盖了老建筑,街边的围墙上有着建筑典故,名人介绍。透过绿化看老建筑,还没有翻新看上去确实苍老,不过有故事的建筑自然而然令人感觉不一样了。

这些洋房始建于1913年,初建时为租界高级职员的独立式双拼住宅,具有维多利亚时代红砖建筑的特征,代表了早期上海近代居住建筑的典型风格。高低错落的楼房轮廓在深深梧桐的掩映中透着一种低调的华丽,宁静中带着无限神秘,似乎每一幢里都藏着轻易不与人说的故事。

据说,贺子珍在上海四川路的住所就是郭沫若旧居的东半幢,溧阳路1267号和1269号。现为民居。贺子珍到了上海后,陈毅把贺子珍安排在溧阳路。在这里贺子珍养起了猪,自己喂料、自己冲洗猪圈,使前来探望的彭德怀大为惊喜。
前一篇:方浜中路59号原是老庆云银楼
后一篇:天潼路877弄延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