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路455上海市澄衷高级中学

标签:
文化历史旅游图片杂谈 |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创办。创办人浙江镇海富商叶澄衷,捐置土地30余亩,规银10万两,建正舍30幢,旁舍15幢,风雨操场1所,定名“澄衷蒙学堂”。设初小与高小五级。专为上海宁波籍贫家子弟而设。校董会聘请刘树屏为第一任总理(校长)。编有《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等教材。二十七年蔡元培任校长,主张教学应从造成现世社会幸福出发,把当时进步思想介绍给学生。二十九年添办初中,增设师范科。1920 年增设商科。1926 年增办高中。1928 年改名私立澄衷中学。师范与商科先后停办。以“诚朴”为校训,逐步形成“勤奋学习,尊敬师长,艰苦朴素,团结互助”校风。1920年,早期共产主义者陈独秀、陈望道、施复亮等在澄衷举行第一次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集会。初办时教材多系自编,如“本国史”教材重点阐述 “建国之沿革,政教之得失,主权之隆替,种族之强弱”,内容切合实际。早期,曾以严复翻译的赫胥黎的《天演论》为课本,激发学生奋发自强。抗日战争时期学校迁至北京路通易大楼。 1946年迁回原址。 1955年私立宁波第一中学并入,1956 年改名上海市第五十八中学,小学部划出,1985年恢复原名,1987年重建叶澄衷铜像。1989年唐山中学并入。曾经就读或任教于澄衷中学的著名人物有:蔡元培、胡适、竺可桢、倪征燠、丰子恺、钱君陶、秦瘦鸥、葛祖兰。

潘公展(1894—1975),原名有猷,字干卿,号公展,吴兴(今湖州)人。曾任中国公学校长、《晨报》社长、《申报》董事长等。著有《罗素的哲学问题》等。曾参加南社为社员。民国8年(1919年)五四运动中参加全国学生联合会,主编该会会报,还先后担任《时事新报》副刊《学灯》和《民国日报》副刊《觉悟》的特约撰稿人。民国10年(1921年)入上海《商报》任电讯编辑,后任编辑主任。

民国15年(1926年)为《申报》要闻编辑。在此前后,兼任上海大学、国民大学、南方大学教授。民国16年(1927年)初,由陈果夫推荐去南昌见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历任国民党上海特别市党部常务委员,上海市农工商局长、社会局长、教育局长。民国21年(1932年)4月在沪创办《晨报》,任社长。民国24年(1935年)11月,当选为国民党中央委员。(注:资料来自百度百科)


校徽

校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