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历史旅游图片杂谈 |
分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本篇要目:
**************************************
821.董峰万寿宫
元至清
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
822.建南济渎庙
元至清
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
823.史村东岳庙
元至清
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
824.河津台头庙
元至清
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
825.南柳泰山庙
元至清
山西省运城市绛县
826.律吕神祠
元至清
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
827.南召文庙
元至清
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
828.水东崔府君庙
元至清
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
829.薛庄玉皇庙
元至清
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
830.辛村天齐王庙
元、明至清
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
****************************************
821.董峰万寿宫

山门

倒座戏台

戏台和圣姑殿中间是玉宇石亭。

玉宇石亭

三教殿平面正方形,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筒板瓦屋面琉璃脊饰。梁架结构为前四椽栿对后乳栿通檐用三柱。殿内柱网减柱造,只在后檐用内柱两根。前檐柱头铺作五铺作单抄单昂重栱计心造,耍头亦作昂式。当心间补间铺作为五铺作双杪计心造,里转用挑斡撑于下平槫斗栱之下。次间补间铺作为五铺作单杪单下昂里转出双杪计心造,用讹角栌斗,耍头亦作昂式,其下昂与耍头里转呈挑斡。殿内东西墙壁上遗存有元代壁画。圣姑殿面阔五间,单檐悬山顶,柱头斗栱五铺作双昂,用讹角栌斗,梁架结构为三椽栿栿通搭用二柱,金柱间用大额枋及绰幕枋承托。清代在殿前檐及两山续建围廊,主体结构仍为元代。庙内其它附属建筑皆为清代小式建筑。庙内现存元代壁画,历代重修碑 14通,其中元碑 4通、明碑 3通、清碑 7通。

董峰万寿宫对研究宋元时期的古建筑有较高价值。

2013年3月,董峰万寿宫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822.建南济渎庙

建南济渎庙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建宁乡建南村翠花山巅。坐北朝南,南北长 98米,东西宽56米,占地面积约 3358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据庙内碑文记载,清康熙三十一年(1691年)重修。

济渎庙有三进院落,中轴线上有一道山门,一道山门,明代建筑,面宽三间,进深四椽,悬山顶,筒板瓦屋面琉璃剪边,琉璃脊。柱头科五踩重昂,平身科五踩单翘单昂并出斜翘。

山门背后为倒座戏台,面阔三间,柱头科五踩双下昂,平身科仅施于明间,五踩双翘出斜翘。方形抹角砂石柱,雕神兽、云纹,柱间用骑马雀替。台口石雕卧羊、花草。

仪门,两侧置耳门,主体结构保持元代特征,檐下斗栱于清代改建。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灰筒板瓦覆顶,琉璃剪边,当心间施板门。檐柱用原材,柱身短粗,收分显著,卷杀明显,粗大阑额座于柱头之上,柱间用普柏枋连接,下施栱形雀替承托。檐下斗栱九踩四翘,柱头科出斜翘,平身科每间一朵。梁架结构为四椽栿通搭前后檐用两柱。

前殿,明代建筑,面阔五间,进深六椽,悬山顶,灰筒板瓦覆顶,琉璃剪边,前出廊,柱头科五踩双下昂出斜翘,里转双翘,平身科每间一朵,五踩双翘,梁架结构为五架梁对前双步梁用三柱,草栿,砌上露明造。山墙之上残存同时期壁画,被白灰覆盖。地栿石雕狮子滚绣球、花卉图案。北墙外侧照壁壁心丢失。
823.史村东岳庙


山门内侧

中殿

正殿

2013年3月,史村东岳庙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824.河津台头庙

中门

献殿

东岳殿

东配殿为圣母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歇山顶,前檐廊下山墙及殿内存有少量壁画,廊下存明成化四年《重修台头庙记》碑和清代碑刻。

西配殿,为西岳庙,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歇山顶,廊下存明成化九年《重修西岳庙兼饬众祠神碑》和清代碑刻。

2013年3月,河津台头庙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825.南柳泰山庙

主殿居中,二侧耳殿,东西厢房。南柳泰山庙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绛县南樊镇南柳村西南约 1千米处。坐北朝南,占地面积 7342.8平方米。庙院始建年代不详,据有关史料记载:明代和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雍正十三年(1735年),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曾多次修缮。现存正殿、后土殿及圣母殿主体结构为元代建筑。南柳泰山庙建筑格局保存比较完整,三座主殿元代建筑的特点较为突出,为研究晋东南早期建筑提供了实物。

正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筒板瓦屋面。檐下柱头施三间大通额。其上置柱头与补间铺作,皆为五铺作双下昂,蚂蚱形耍头。每间补间铺作皆施一朵,唯当心间出 45°斜昂。殿内梁架结构为四架椽屋,四椽栿通檐用二柱。

后土殿位于正殿东侧,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筒板瓦屋面。前檐斗栱为四铺作单下昂,蚂蚱形耍头。补间铺作皆施一朵,仅当心间铺作出 45°斜昂。梁架结构为四架椽屋四椽栿通檐用二柱。平梁为月梁。

圣母殿位于正殿西侧,与后土殿形制基本相同。只是在前檐柱头施大通额,其上置斗栱,皆为四铺作单下昂,蚂蚱形耍头。其它殿堂始建年代较晚,结构亦简洁。

2013年3月,南柳泰山庙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826.律吕神祠

律吕神祠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城北
2.5千米永安镇神溪村东部的孤石上。据史料记载,祠始建于北魏时期,后代多次维修。坐北朝南,南北 37.5米,东西 30.4米,占地面积
976.5平方米。现存有大殿、山门、五龙影壁及钟鼓楼。根据现状推测,大殿应为元代建筑,其他建筑时代较晚。

五龙影壁

钟鼓楼均为单檐歇山顶,灰筒板瓦屋面。

大殿

梁架为通檐六椽栿用两柱,平梁中间置蜀柱,两侧施叉手承托脊槫,殿内墙面保存有壁画,梁架上保留有彩画。
************************************
827.南召文庙

南召文庙位于陵川县平城镇南召村中。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南北长 38.5米,东西宽 23.3米,占地面积897平方米。文庙始建年代不详,据有关文献记载,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万历十六年(1590年)、清康熙年间、光绪十四年至十八年(1888~1892年)曾进行过维修,根据现状推测:正殿应为元代遗构,其余建筑均具有明、清风格。

该庙现保存有山门(舞楼)、正殿,两侧还有影壁、妆楼、看楼、耳殿。

正殿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筒板瓦屋面。檐下斗栱为四铺作出单昂,内转出单杪。梁架结构为六架椽屋前四椽 对后搭牵通檐用三柱。山门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筒板瓦屋面,前出抱厦。妆楼面宽三间;东西看楼面宽均为五间;耳殿面宽二间。庙内现存有碑刻 3通。

2013年3月,律吕神祠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828.水东崔府君庙
水东崔府君庙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金村镇水东村北街。始建年代不详,据庙内
《重修齐圣广佑王庙碑》及正殿檐柱题记记载:元至元三十年(1293年)、大德四年(1300年)、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曾多次重修。寺庙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南北长
35.2米,东西宽
23.7米,占地面积834平方米。据建筑现状推测,正殿应为元代遗构,拜殿及东西耳殿为明代建筑,其余建筑则为清代。

山门倒坐舞楼

拜殿

拜殿后的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单檐悬山顶,筒板瓦屋面。前檐施八棱抹角砂石柱,柱身有收分,下设覆莲柱础。外檐柱头斗栱为五铺作出双杪,皆做琴面假昂头,耍头斜杀内凹,各间均施补间铺作一朵,形制同柱头铺作。柱头铺作里转出双杪,单栱计心造。补间铺作里转出三杪,偷心,并出上昂承下平槫。梁架结构为殿内厅堂做法,六架椽屋前乳栿承四椽栿用三柱。平梁上施蜀柱、叉手,叉手与丁华抹颏栱相交承托脊槫。各槫下襻间均用实拍捧节令栱。另外,庙内还保存有木雕和石刻。


山门倒坐舞楼

拜殿

拜殿后的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单檐悬山顶,筒板瓦屋面。前檐施八棱抹角砂石柱,柱身有收分,下设覆莲柱础。外檐柱头斗栱为五铺作出双杪,皆做琴面假昂头,耍头斜杀内凹,各间均施补间铺作一朵,形制同柱头铺作。柱头铺作里转出双杪,单栱计心造。补间铺作里转出三杪,偷心,并出上昂承下平槫。梁架结构为殿内厅堂做法,六架椽屋前乳栿承四椽栿用三柱。平梁上施蜀柱、叉手,叉手与丁华抹颏栱相交承托脊槫。各槫下襻间均用实拍捧节令栱。另外,庙内还保存有木雕和石刻。

2013年3月,水东崔府君庙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829.薛庄玉皇庙

薛庄玉皇庙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高都镇薛庄村村西北。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南北长 35.8米,东西宽 22.2米,占地面积 795平方米。始建年代不详,据现状推测,现存正殿应为元代遗构,其他建筑具有清代风格。

该庙由南至北有舞楼、正殿,两侧有妆楼、厢房、廊房、耳殿。


正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琉璃筒板瓦屋面,殿前设月台。前檐施八棱抹角青石柱,柱身有收分,下设覆莲柱础。外檐柱头斗栱为五铺作出单杪单昂,单栱计心造,第二杪作琴面假昂头,双瓣华头子,蚂蚱头,令栱抹斜。里转单杪,偷心造。补间铺作隐刻。梁架结构为殿内厅堂做法,六架椽屋前乳栿承四椽栿用三柱。平梁上施蜀柱、叉手,叉手与丁华抹颏栱相交承托脊槫。各槫下襻间均为实拍捧节令栱。

厢房

庙内还保存有石刻、壁画、塑像及古树。

2013年3月,薛庄玉皇庙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830.辛村天齐王庙

辛村天齐王庙又称东岳庙,位于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东阳关镇辛村东部。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占地面积
1340平方米。据庙内碑碣载,创建于元至正元年(1341年),明、清屡有修葺。现存大殿为元代遗构,其余为明、清建筑。

中轴线上由南向北现存有山门(倒座戏楼,戏楼正中下部南向辟门)、。戏楼为硬山顶二层楼阁式建筑,下层中为门洞,设板门两扇,里转为戏台,面宽三间,进深六椽,灰筒板瓦屋面,柱头科三踩单翘。

大殿;东西两侧由南向北有倒座夹房、廊房、耳殿等建筑。庙内还有元、明、清创修、重修碑记5通。大殿建于 0.6米高青石台基上,悬山顶,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前檐柱头斗栱五铺作单抄单下昂,无补间铺作,侧角显著,出檐深远。前檐装修为板门、直棂窗。大殿前设 0.5米高方形青石砌露台。

前檐柱头斗拱五铺作单抄单下昂,明间出45度斜拱,里转双抄偷心造,挑斡于四椽栿下皮。无补间铺作,耍头制成蚂蚱头。

正殿梁架布满彩绘。

2013年3月,辛村天齐王庙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前一篇:第七批国保--古建筑(12)
后一篇:第七批国保--古建筑(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