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历史旅游图片杂谈 |
分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本篇要目:
****************************************
811.长宁大庙
元至清
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
812.南涅水洪教院
元至清
山西省长治市沁县
813.良户玉虚观
元至清
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
814.南庄玉皇庙
元至清
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
815.川底佛堂
元至清
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
816.马厂崇教寺
元至清
山西省长治市郊区
817.长春观
元至清
山西省运城市绛县
818.南林交龙泉寺
元至清
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
819.武乡真如寺
元至清
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
820.襄垣五龙庙
元至清
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
*****************************************
811.长宁大庙

长宁大庙位于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东阳关镇长宁村村中,又称灵源圣井庙,俗名圣王庙。距黎城县城东 2.5千米处。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南北长 27米,东西宽 22.8米,占地面积约 620平方米。布局采用中轴线左右对称的格局,由南而北中轴线上依次为砖砌照壁、山门(倒座戏楼)、献厅、大殿,两侧为东西妆献厅楼、东西厢房、东西耳房。山门与献厅之间以甬道相连,条砖铺墁。

山门位于庙前端,面宽五间,二层楼阁式建筑,单檐硬山顶,灰筒板瓦屋面,下层中为门洞,设板门两扇,里转为戏台,结构为六檩后出廊,形制特征为典型带有浓重地方特色的明清建筑。东西厢房为清代建筑。

由一层为山门,二层为戏台(倒座)组合成的硬山楼阁式建筑。

献厅明代建筑,位于大殿前,石砌台基,高 1米,方砖墁地,四周压沿石与正殿台基相接,面宽三间,进深二间,柱头科三踩单昂,卷棚顶,板瓦屋面。大殿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灰筒板瓦屋面,绿色琉璃正脊。梁架四椽 对乳 用三柱,柱头卷刹明显,前檐铺作 6朵,均为五铺作双下昂,重拱计心造,琴面昂,蚂蚱耍头。大殿东西墙体内镶有元、清题诗碑碣 4块,分别为元至正七年(1347年)、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清康熙九年(1668年)、清康熙十一年(1670年)。
***************************************
812.南涅水洪教院

二佛殿

大雄宝殿

前檐斗栱为五铺作出双杪,重栱计心造,

2013年3月,南涅水洪教院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813.良户玉虚观

良户玉虚观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原村乡良户村中。坐北朝南,三进院落,占地面积约为
1600平方米。现存有:正殿及西耳殿、中殿、西配殿、南房、魁楼。其中,正殿、西配殿为元代建筑,中殿为明代建筑,其余皆为清代建筑。魁楼重建于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南房建于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正殿台基上有金大定十八年(1178年)
题记。

正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顶,筒板瓦屋面。柱头斗栱五铺作双杪,重栱计心造,补间铺作隐刻,华拱做琴面假昂,梁头出做足材耍头,外檐使用大通额,当心间和次间外檐装修用壶门。西配殿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单檐悬山顶,筒板瓦屋面,檐下斗栱为五铺作双杪,补间一朵,驼峰承一朵三升。
**********************************
814.南庄玉皇庙

南庄玉皇庙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城东南河西镇南庄村东南的来凤山。庙宇坐北朝南,依地形分为上下两院,占地面积约 2500平方米。现存有舞楼、山门、献殿、正殿、东西配殿、东西厢房、东西看楼等。玉皇庙始建于东汉建武二年(26年),自唐至清皆有修缮。现存正殿为元代遗构,其余均为明清时期建筑。

山门,建于高台之上,面阔三间,单檐悬山顶,筒板瓦屋面,三踩单昂斗栱。两次间为琉璃照壁,东照壁台基处题记 “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七月初一日立”。

舞楼,位于下院南侧,面对山门,建于高大台基之上,下辟过道,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台口无柱。两侧为耳楼。

献殿

透过献殿看正殿,面阔进深均为三间,单檐悬山顶,筒板瓦屋面。前檐斗栱为五铺作双杪,单栱计心造,皆做假琴面昂,扶壁泥道单栱,横栱抹斜。补间铺作逐间施一朵,当心间补间铺作出斜栱,蚂蚱头斜杀内凹与龙形耍头共存。前檐用大通额,叉手与丁华抹颏栱相交直抵脊槫,平槫下仅用替木,无襻间做法。

献殿和正殿屋檐相抵,内形成一体。屋檐中间缝隙正对着下水通道,精妙的设计让人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

正殿

东厢房

2013年3月,南庄玉皇庙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815.川底佛堂

山门

进山门倒坐戏台,

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单檐歇山顶,筒板瓦屋面。外檐斗栱为四铺作,琴面昂,蚂蚱头,里转偷心。四面当心间补间铺作均施一朵,用真昂,其中山面当心间补间铺作昂尾挑斡压于平梁之下。川底佛堂建筑格局基本完整,正殿虽经元代修葺但大部构件为金代原构,具有重要的价值。

殿内梁架为四架椽屋四椽栿通檐用两柱。丁栿承于四椽栿下,四椽栿上施驼峰承托平梁,平梁上施蜀柱、斗栱、叉手,叉手与丁华抹颏栱相交直抵脊槫下皮。平槫下襻间为实拍捧节令栱。

东厢房、西厢房。

2013年3月,川底佛堂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816.马厂崇教寺

马厂崇教寺位于山西省长治市郊区马厂镇故驿村西北。寺院坐北朝南,原为二进院落,现存一进院落,东西宽 27米,南北长54米,占地面积 1458平方米。据寺内宋太平兴国九年(984年)碑碣记载,崇教寺原名 山朝漳禅院,是年赐额崇教禅院。

寺内现存有过殿、正殿、东西耳殿、东西配殿、东西厢房,寺院历经明清时期多次修葺,其中正殿为元代建筑,过殿为明代建筑,其余则为清代所建。

正殿面阔、进深均为三间,单檐悬山顶,筒板瓦屋面。仅前檐柱头补间设有斗栱,后檐无斗栱。前檐柱头斗栱为五铺作双下昂,琴面假昂,重栱计心造,横栱抹斜,昂形耍头。补间铺作隐刻,当心间柱头铺作出斜栱,里转两跳单栱计心。部分昂头明代维修时改为如意头。殿内梁架为六架椽屋四椽 压后乳 用三柱,前檐用大通额,其上再铺普拍枋承斗栱。前槽下平?落于四椽 背,后槽蜀柱搭牵承顶下平?。脊槫下两材襻间,隔间不闪。平梁上设蜀柱、叉手,叉手与丁华抹颏栱相交直抵脊槫下替木。

该殿主体已为元代作法,仅部分琴面昂、普拍枋等尚存有金代形制。过殿面宽三间,进深两间,单檐悬山顶,筒板瓦屋面。前檐置五踩斗栱,补间施一攒,后檐为三踩斗栱,无设补间,梁架为五架梁通檐用两柱,梁上设瓜柱承托三架梁,其上还保留叉手、丁华抹颏栱等早期做法。

2013年3月,马厂崇教寺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817.长春观

长春观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绛县陈村镇东荆下村。始建于元延七年(1320年)。庙宇坐北向南,现存一进院落,南北长 71米,东西宽 24.5米,占地面积 1739.5平方米。混元宝殿为元代建筑,东配殿为明代建筑,其余则为清代建筑。

献殿面阔三间,是祭祀圣母时陈列贡品的场所。献殿的建筑结构简单,既像一座稳定的大殿,又像一座轻巧的凉亭,整个大殿舒朗利落。

道观由南向北依次为献殿、混元宝殿,两侧保存东廊房和东配殿。

混元宝殿面阔三间,二侧耳房,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筒板瓦屋面。前檐柱头斗栱为五铺作双下昂,耍头斜杀内凹。补间铺作逐间施一朵,除使用瓜棱栌斗外,其余形制同柱头铺作。

后檐柱头斗栱为四铺作出单昂。当心间补间铺作使用瓜棱形栌斗,次间形制同柱头铺作。梁架结构为殿内厅堂做法,三椽 对乳 用三柱。平梁上施蜀柱、叉手,叉手与丁华抹颏栱相交承托脊槫。殿内有元延七年(1320年)始建题记。

2013年3月,长春观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818.南林交龙泉寺

影壁

近年的修缮后加建山门。

大殿和东、西厢房。其中大殿为元代建筑,影壁为明代建筑,东、西厢房则为清代所建。

大殿面阔五间,进深六椽,通面阔 12.5米,通进深 19.8米,单檐悬山顶,筒板瓦屋面,琉璃脊饰。前檐墙经后人改造,原状已不存。

前檐柱头斗栱为五铺作出双下昂。补间铺作逐间施一朵,形制基本同柱头铺作,令栱抹斜。梁架结构为殿内厅堂做法,四椽栿对乳栿用三柱。四椽栿上置蜀柱承托平梁,平梁上施蜀柱、叉手,叉手与丁华抹颏栱相交承托脊槫。各槫下襻间均为捧节令栱。
****************************************
819.武乡真如寺

武乡真如寺原名真如院,清代改为现名,位于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韩北乡土河村。坐北朝南,现存一进院落。据有关文献记载,元至治三年(1323年)、至顺四年(1333年)
在宋代祭祀真如场所的基础上扩大建筑规模,增建大殿和南殿。明、清两代均有增补。现存大殿为元代建筑,南殿为明代建筑,其余则为清代所建。

寺院由南至北依次为:南殿、大殿,西侧廊房,东侧仅存廊房遗址。

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五椽,单檐悬山顶,筒板瓦屋面,琉璃脊饰。前檐柱头施五铺作双下昂斗栱,耍头斜杀内凹,令栱抹斜。当心间斗栱斜出耍头。不设补间铺作。殿内厅堂造,仅施内柱两根,当心间梁架为四椽 对搭牵,次间则施五椽 直通前后檐。梁栿为自然材。南殿面宽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筒板瓦屋面。檐下柱头斗栱为三踩单下昂。明间和次间各施平身科一攒,明间出斜栱,次间形制同柱头科。殿内梁架上彩绘清晰可见。正殿保存完好,南殿的屋脊残毁。

**************************************
820.襄垣五龙庙

中国有3处较著名的五龙庙,由北到南以此为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五龙庙
、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五龙庙和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五龙庙 。襄垣五龙庙位于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古韩镇城北关。庙宇南北长
33米,东西宽 22米,占地面积约726平方米。五龙庙创建年代不详,据 《襄垣县志》
和庙内碑碣载,五龙庙大殿重修于元至正十年(1350年)。

庙宇内现存建筑有山门、大殿、东西厢房以及戏台遗址。山门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筒板瓦屋面。

五龙庙坐北朝南,平面布局为方形四合院,东西长18.88米,南北宽11.43米,占地面积215.8平方米。

大殿面阔五间,进深六椽,悬山式屋顶。梁架采用四椽 前压乳 用三柱,斗栱六铺作三下昂,重栱计心造,只设于前檐,补间各施斜栱一朵。

柱头斗栱六铺作双下昂,补间斗栱每间一朵。

东厢房是近代改建。西厢房是清代建筑。

据庙内碑碣记载,该庙创建年代不详,:元至正
10年(1350),明景泰5年(1454),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清乾隆42年(1777)多次重修。现存大殿为元代遗构。

2013年3月,五龙庙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前一篇:第七批国保--古建筑(11)
后一篇:第七批国保--古建筑(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