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北路1999弄豊樂里
标签:
文化历史建筑杂谈图片 |
四川北路1999弄南北丰乐里,于1916年建造,建筑面积9千平方米。早期广式石库门建筑,坐西朝东,砖木结构,单开间两层,毗连式弄堂房子。
|
地址 |
里弄 |
式样 |
建造年份 |
结构 |
房屋 |
建筑面积 |
|
|
南北丰乐里 |
旧式里弄 |
1916年 |
|
108幢 |
|
上海市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初步名单公示
|
编号 |
建筑名称/现使用单位 |
地址 |
层数 |
|
HK-J-019-V |
丰乐里 |
四川北路1999弄 |
北里3层、南里2层 |

进入主弄左边是北壹.弍.三,右边南壹.弍.三向里延伸。

豊樂里南壹






太阳社的主要成员大都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从实际斗争中转移到上海从事文化活动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他们有相似的斗争经历和共同的思想基础,在文学主张与创作上,也有某些共同的倾向:积极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反映工农大众的生活与斗争。
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四川北路1999弄32号太阳社旧址
旧址原为“苏广成衣铺”,楼下是营业部,楼上即太阳社成立处。1928年1月,蒋光慈、钱杏邨、孟超、杨邨人等根据瞿秋白的指示,在此发起成立了太阳社,主要成员有林伯修、洪灵菲、楼适夷、任钧、殷夫、冯宪章等。与此同时创办了《太阳月刊》。太阳社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宣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左联”的成立创造了思想条件。太阳社成员均为中共党员。1929年12月,太阳社停止活动。
****************************************************
|
地址 |
里弄 |
式样 |
建造年份 |
结构 |
房屋 |
建筑面积 |
|
|
求安里 |
旧式里弄 |
1927年 |
|
10幢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