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九江路201号圣三一堂

(2015-02-10 16:32:30)
标签:

文化

历史

建筑

休闲

旅游

分类: 外滩历史文化风貌区域

九江路201号圣三一堂(Holy Trinity Church)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在今汉口路福州路之间,清同治元年(1862年)拆除。同治五年在现址奠基,同治八年建成现教堂,是上海现存最早最大最华丽的基督教堂。特请英国教堂建筑家乔治·斯科特(George Scott)设计。他是哥特复兴式最成功的建筑师,因为教堂全用红砖砌筑,故习称为红礼拜堂。该堂平面布局为古教堂建筑传统采用的巴西利卡式(bacilica),长约47米,宽约18米,高约19 米。堂外有带扶圈的石柱长廊,堂内至圣所为半穹顶结构。圣坛、洗礼池都饰有精细雕刻。窗户镶嵌彩色玻璃组成的圣画,座席为靠背穿藤的长椅,窗框和椅背都钉着损献者姓氏的铭牌,一如欧洲古教堂遗风。1893年在大堂东北侧增建了一座哥特式锥顶建筑的钟塔,钟塔四角有4个小尖顶,中间1个大尖顶,高耸入云,显示着教堂建筑式样的特征。塔内装置八音大钟,可按圣诗音韵打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14年又安装了大型管风琴,以致成为当时远东最高级的教堂,竣工不久被维多利亚女王升格为安立甘系统的主教堂,归该宗派主教院管辖。

九江路201号圣三一堂
1941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圣三一堂长期不获保养,以致石木风化屋漏墙蚀,损坏严重。1950年该堂因无力负担地产税等支款才将堂产交给中国政府,人民政府将它移交给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筹委会,三自爱国会又将它交给中华圣公会使用。中国基督教协会首任总干事郑建业1952年就是在圣三一堂被祝圣为主教。1955年人民政府曾拔款进行过一次大修。1958年全市基督教实行联合礼拜,该堂就成为黄浦区联合礼拜的场所,仍名圣三一堂,沿用圣公会的仪式崇拜。“文革”中教堂严重被毁,钟楼也于此时被拆除。上世纪80年代起,该堂一直由黄浦区人民政府租用。2005年6月6日,圣三一堂附属建筑作为中国基督教两会所在地归还给基督教机构,圣三一堂大堂及钟楼修缮后将对外开放,用于宗教活动。


九江路201号圣三一堂


九江路201号圣三一堂
礼堂

九江路201号圣三一堂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九江路201号圣三一堂

九江路201号圣三一堂


九江路201号圣三一堂
深秋时节金灿灿的银杏树叶纷纷飘落。


九江路201号圣三一堂



九江路201号圣三一堂

九江路201号圣三一堂

 


九江路201号圣三一堂

九江路201号圣三一堂

九江路201号圣三一堂

九江路201号圣三一堂

九江路201号圣三一堂

 

九江路201号圣三一堂
以下登载网友照片:

 

九江路201号圣三一堂
九江路圣三一教堂“文革”中教堂严重被毁,钟楼也于此时被拆除。


九江路201号圣三一堂
修复后的圣三一堂钟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