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九江路219号原教会学校

(2015-02-11 16:35:41)
标签:

文化

历史

建筑

休闲

杂谈

分类: 外滩历史文化风貌区域

九江路219号原教会学校,是一幢砖混结构的大楼,1928年建成完工。这栋楼具有哥特复兴特征,屋顶两处三角形山墙,暗红色耐火砖贴面,嵌入式外大内小型的窗。一、二层窗式联通,二层窗下带尖券装饰,顶部檐口有碟雉般处理,大楼基础为条形砖基础;承重砖墙为黏土砖;既有平瓦坡屋面、平瓦屋脊,也有钢筋混凝土平屋面;外墙采用混水墙饰面;内部楼梯均为混凝土楼梯、木栏杆、木扶手。

 

九江路219号原教会学校
先后为同仁医院、百乐饭店使用。1953年4月起由房管部门管理,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使用。


九江路219号原教会学校
2005年列为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


九江路219号原教会学校
九江路219号原教会学校现中国基督教协会、中国基督教三自会办公地
中国基督教全国“两会”指的是: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和中国基督教协会。基督教最早于公元635年由波斯传入中国,十九世纪当基督教从西方再次传入时,中国民众视之为“洋教”而抗拒。自1807年新教传入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近150年间信徒发展仅70万人。1950年有远见的中国基督徒发起以“自治、自养、自传”为原则的三自革新运动。1954年在北京召开了中国基督教第一次全国会议,成立“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让中国教会实现真正的自我努力让教会实现“三好”(治好、养好、传好)。1979年春中国教会恢复礼拜。1980年成立了中国基督教协会。


九江路219号原教会学校

2005年6月6日上海圣三一教堂归还基督教,中国基督教全国“两会”从圆明园路169号迁入圣三一堂北侧的4层附属办公楼(九江路219号),两会负责人季剑虹、曹圣洁迁入办公。


九江路219号原教会学校

 同仁医院,其前身为美圣公会创办的同仁医局(原址在塘沽路大名路口),初创于1866年,为虹口境内近代医疗机构之始。1867年改称同仁医馆,居民俗称“虹口医院”。后迁至中虹桥西堍,熙华德路(长治路)159-177号,与塘沽路、南浔路形成三角孤岛,均座北朝南。177号沿长治路、塘沽路、南浔路的小三角,建有二三层旧西式砖木结构楼房,后门在塘沽路149号、159号,系旧西式砖木结构2层楼房。1880年同仁医馆更名同仁医院,为圣约翰学院医学部附属医院,文惠廉(美国圣公会首任驻华主教)长子文恒理(Henry William Boone 1839~1925)为首任院长。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该院因房屋为侵沪日军占用,遂迁至九江路219号圣三一堂附设的英童公学内至1941年。1947年9月,又迁至万航渡路1561号近圣约翰学院(1575号)。解放前后,医院几度迁址,1977年迁至长宁区愚园路786号(愚园路754号犹太建筑)。经实地查考,同仁医院长治路旧址解放后改作居民住宅,其小三角部位住宅现为部队占用,后段为公用事业局公交职工住宅。所幸2010年竣工的北外滩地区开发建设中的重要项目“东长治路—长阳路拓宽改建工程”未殃及此建筑。


九江路219号原教会学校

九江路219号原教会学校

九江路219号原教会学校

九江路219号原教会学校

九江路219号原教会学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