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南路历史建筑

标签:
文化历史建筑旅游杂谈 |
分类: 人民广场历史文化风貌区域 |
山西南路位于黄浦区中部。南起福州路,北至南苏州路。长729米,清咸丰十年(1860年)后筑,名老闸路。同治四年(1865年)以山西省名改名山西路。曾有分段名称,今南京东路至天津路,后延伸至南苏州路段称盆汤弄;今南京东路至九江路段称兴让街;今九江路至汉口路段称昼锦里;今汉口路至福州路段称南昼锦里。今北京东路至宁波路段又称源远街。民国35年(1946年)改今名。沿路为住宅,有商店。
地址 |
里弄 |
式样 |
建造年份 |
结构 |
房屋 |
建筑面积 |
山西南路10弄 |
怡益里 |
旧式里弄 |
1919年 |
砖木二层 |
3幢 |
646平方米 |
地址 |
里弄 |
式样 |
建造年份 |
结构 |
房屋 |
建筑面积 |
山西南路26弄 |
大年坊 |
旧式里弄 |
1915年 |
砖木二、三层 |
3幢 |
852平方米 |
山西南路35号报童小学是一所具有光荣传统的学校,1938年由著名爱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创办。
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成立于1937年的上海,当时叫“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旧上海的职业记者,原有一个记者公会。在抗日战争前夕。周恩来示意新闻记者应当团结起来,为抗日战争做好准备。1938年11月8日,上海的恽逸群、夏衍、徐迈进等,以开座谈会之名,用一个“齐为乐“的假名,在上海南京路山西路上的南京饭店开了一个房间,以结交新闻界朋友。
山西南路182-200号南京饭店入口
南京饭店大堂一角
地址 |
里弄 |
式样 |
建造年份 |
结构 |
房屋 |
建筑面积 |
山西南路255弄 |
丝业会馆 |
旧式里弄 |
1911年 |
砖木二层 |
15幢 |
4905平方米 |
光绪二十年(1904年)正月二十四日(3月10日) 沈敦和(仲礼)等士绅联络上海官商与各国驻沪领事,成立中、英、美、德、法5个中立国合办的上海万国红十字会,以救援日俄战争中中国东北地区的被难民众。沈敦和等为中国办事总董,英领事威金生及传教士李提摩太等为西国办事总董。中方总董办公地址:盆汤弄丝业会馆(今山西南路255弄)。该会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改名大清红十字会,宣统三年(1911年)改名中国红十字会。
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地址 |
里弄 |
式样 |
建造年份 |
结构 |
房屋 |
建筑面积 |
山西南路332弄 |
种德里 |
旧式里弄 |
1928年 |
砖木二层 |
12幢 |
|
地址 |
里弄 |
式样 |
建造年份 |
结构 |
房屋 |
建筑面积 |
北无锡路46弄 |
平阳里 |
旧式里弄 |
1912年 |
砖木二层 |
4幢 |
760平方米 |
北无锡路60弄 |
升昌里 |
旧式里弄 | 1923年 |
砖木二层 |
6幢 |
612平方米 |
地址 |
里弄 |
式样 |
建造年份 |
结构 |
房屋 |
建筑面积 |
山西南路331弄 |
福星坊 |
旧式里弄 |
1928年 |
砖木二层 |
2幢 |
2372平方米 |
地址 |
里弄 |
式样 |
建造年份 |
结构 |
房屋 |
建筑面积 |
山西南路349弄 |
德和里 |
旧式里弄 |
1912年 |
砖木二层 |
5幢 |
1196平方米 |

北京东路山西南路,山西南路北至北苏州路。

山西路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