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园路858弄7号杨氏花园

标签:
文化历史建筑休闲杂谈 |
分类: 愚园路历史文化风貌区域 |
愚园路858弄7号原为花园住宅,属于西班牙式住宅,主体建筑南立面呈三段式,左右两段外凸。西边部分为半圆形墙面,中部入口有圆券式门,屋顶檐口处有简化巴洛克风格山花,开窗形式简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主入口在东侧山墙;南面沿愚园路呈不对称状态,西侧为半圆形平面直至三楼,局部为带巴洛克风格的女儿墙。东侧为矩形平面,方方正正直至三层,摒弃繁琐,注重洗练,平稳中有变化,协调中有对比,显现了巴洛克式的自由与奢华。机制红平瓦四坡屋面,在三层设挑出阳台,混凝土栏杆,屋面檐口向外挑起,似要御风而行。中部三个开间,底层为三个半圆拱券顶大门,门内为大厅,后是楼梯间。
二层由起居室挑出阳台,漩涡牛腿支撑,铁花栏杆。三层设女儿墙,有三块半圆形墙面,外墙面用水泥砂浆粉刷,木门、木窗、木地板、木楼梯,不事雕琢,与铁皮包的厚实大门相协调,显得庄重古朴,南面原为花园,错落的山墙与院墙,倒影入池,幽深静雅,给人以宁静而不沉寂的感觉,科学与艺术就这样完美地结合到一起。
4M014
|
杨氏花园
|
上海西夏葡萄酒业有限公司
|
愚园路858弄7号
|
约1930年
|
牌子上路牌有误,应该是858弄7号。
杨树勋1899生于广东省东部的揭阳县河婆上寮村(今属揭西县)。1921年赴美国留学。1931年芝加哥大学授予化学博士学位。同年与中国留学生张菊贞(上海人)结婚。1933年张菊贞亦获医学博士学位。同年夫妇回祖国。在上海任中央研究化学研究所生化研究室主任,其夫人任上海宏仁医院工程师。后自设研究室、杨氏化学治疗研究所、杨氏药厂,研制成功“六零六”注射剂而名闻全国。抗战胜利后,该药厂主要产品“胖得荣”、“胃化龙”、“扑克舒”等药品畅销全国。50年代,杨被委任为中央化工部上海生物化学制品研究所筹备会主任,其夫人为委员。其杨氏药厂也改名为上海生物化学制药厂,杨树勋在中国药物学史上有显赫功绩,是新中国卫生部药典编辑会委员。杨树勋早年留学美国,获医药化学博士学位。回国后,1930年服务于国民政府在南京建立的中央工业试验所。1937年该所内迁重庆北碚,杨树勋未随迁,他在自己的这所寓所内开设了杨氏化学治疗研究所。期间成功地研制出新惜花散及治疗糖尿病的胰岛萌新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