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路105号张叔驯旧居

标签:
文化历史建筑杂谈图片 |
分类: 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 |
湖南路105号张叔驯旧居,现上海交响乐团所在地。大门原在淮海中路1708号。1957年上海交响乐团搬入此处办公,1970年代中期大门改到湖南路105号。现为上海交响乐团行政办公楼使用。该建筑具有一定的历史人文价值。
104
|
湖南路105号花园住宅
|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
湖南街道
|
湖南路105号
|
2010年11月24日
|
这幢住宅建于1930年,现代派风格花园住宅,公和洋行设计,占地面积550平方米,二层砖混结构,局部三层。建筑原为平顶,后改作红瓦坡顶,并在局部开设老虎窗。东南角前出半圆筒状阳光厅,圆弧墙面环设宽大的钢窗。南部二层设有宽大的阳台,简单的钢管横条栏杆,阳台延伸环抱房间的西南角。
住宅外墙为水泥砂浆,墙面窗组造型多样,部分窗间墙采用红色硬陶面砖装饰。南侧基座上原设有较宽的平台,平台连通底层外廊,外廊现已封房,东南房间也进行了扩建。北侧主入口采用向内收分的结构,墙面采用红色面砖贴饰。内部门厅宽大,楼梯厅挑高两层。底楼多有改扩建,装饰及铺地皆已更新,楼层多处墙面破损渗漏,建筑物总体保存较差。
据上海近代史专家宋路霞介绍:从淮海中路南鹰宾馆的北墙至湖南路,武康路一带,80多年前曾是一个占地约30亩地的大花园。花园的主人原是一个爱好火车模型的英国人,他在花园的周边铺设了一圈小火车轨道,用来收藏和奔驰他的小火车。1931年他把花园卖给了民国元老张静江的侄子,中国古钱大王张叔驯。张叔驯曾争取连同小火车模型一起买下,但那英国人没舍得。张叔驯请外国朋友在此设计,建造了两栋房子,东边的一栋自家住,西边的那栋归他的侄子,后来成为著名书画鉴定大师的张葱玉。张叔驯在自己的小楼的三楼收藏他的古钱和古玉。1935年英国伦敦举办中国古代艺术品展览会时,故宫博物院从这里借去了65件古玉参展。抗战爆发后,张叔驯一家辗转去了美国,房子先是出租,后来卖给了兰妮。张葱玉的那栋最后卖给了金城银行的老板周作民。解放后这两栋房子先后都收归国有,张叔驯旧居成为上海交响乐团。但是花园风光不再,原来的绿地上竖起了数栋高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