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校应该承担起学生体质健康重任

(2010-12-07 20:46:32)
标签:

杂谈

分类: 体育教学

    从期初开始,我校有序开展了大课间长跑、跳绳活动。规模之大,参与率之高,组织之有序属校史之最。近期,为了检验这一阶段大课间活动的效果,组织全校各班进行长跑和跳绳团体赛。成绩喜人,效果立竿见影,特别是学生在耐久跑上的成绩属历史罕见。确实,近三个来月的大课间活动著有成效,给全体领导和老师好好地上了一课。从头至尾,我作为大课间活动的设计者,也是组织者,能取得这样的效果自己深感欣慰。为了将大课间活动进一步深入,在本月下旬,开展初一、二年级班级篮球循环赛,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把阳光体育活动推向新的至高点。

    我曾经听一位老教研员说过一句话:“学校要多开展课外活动,光靠体育课,是提高不了身体素质的。”当时,我很费解:活动课只有几个学生在动,其余都在瞎玩,或者躲在教室根本不出来,活动课起不了多大作用的。如今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活动课对发展学生体质有着如此大的功效,关键在于你如何有效地组织开展。后来,一直听专家说:体育课承担不起学生体质健康之责。现在看来,没有那么悲观。学校如果每天有效地开展大课间活动和体育课,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还是有保障的。

    对于青少年学生,学校是必须承担起学生体质健康之重任。可真正有这样意识和责任感的校长有多少?学生成绩搞上去了,可都是用学生的健康来埋单,这笔账谁又能算得清呢?同时反问,我们的体育老师有如此意识和责任心的有多少?学校制度限制是一方面,可有了制度不去争取,如此懈怠,何来尽心尽责?

    诚然,我们有很多的无奈。试问学生体质与成绩,哪个重要?对于家长而言,肯定是后者。体质再好,成绩差,上不了好的学校,得不到优质教育资源,将来不能出人头地,入不了社会主流,只能当一名农民工。可若要问及国家教育部门,则肯定是前者。中国人对于“东亚病夫”这个称号可是存有刻苦铭心的痛楚,学生体质将关系到整个民族的整体素质和兴衰存亡。而所谓的成绩只是应试教育下的一个数字游戏而已,根本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我们的校长也有很多无奈。在应试教育越发精致化的环境体制下,学校求生存,求发展,首先要把成绩搞上去,否则一切都是白谈。要把应试教育成绩搞上去,就只能走应试教育这条路。面对学校一群吃“老本”,善于题海战术的能工巧匠们,实在难以在“有效”上取得突破,只能打出“时间战”这样牌。所有只要与升学无关的科目全部瓜分给主课教师。分得不匀的,还要额外去狰狞掠夺。

    我们的体育教师同样无奈,叫苦不迭。在如此应试体制下,什么事都轮不到你干,自然什么好处也就轮不到你。体育教师已经在逼到了边缘,缺乏自身发展的空间,教师几乎被软禁在一个“温室”里,着实成为了一只温水中的青蛙。体育教师的发展决定着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教师的发展是前提,才能有后者。同时后者又能促进教师的发展。两者是密不可分的。

    因此,学校要承担起学生体质健康的重任,要把教师的发展放在第一位。要发展,必须有空间。这个空间就是正常开展教育行政部门布置的各项学校体育工作,要让教师在工作中发挥自身的特长和能力,给与体现教师价值的平台,促进教师工作能力的提高,在提高中获得自身发展。

    对于我们每一位体育工作者,面领着一个重大的难题,即如何在窒息的应试教育体制下求得体面的生存和发展?首先,我们必须要有坚定不移的信念,我们绝不放弃和退缩。其次,强攻不行,只能智取。只要有我们站住脚的地方,我们就要耕耘播种,落地生花。把工作从小处入手,慢慢做大,做强,占得一席之地。再次,相互促进,和谐发展。无论是体育还是智育,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两者不可必须相互和谐、辅助,共同发展。体育要有效发挥其潜在的功能服务于智育的发展,反过来,智育能为体育提供有效的发展空间,促进体育的发展。

                                                    作者注:本文已投稿《中国学校体育》请勿转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