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到公开课了,我想每一位老师会有些压力和紧张,特别是对于年轻教师而言。于是会在开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我们时常用“磨课”的方法去精心的设计一堂课。当然,我不否定这样的做法,应该说能这样做的老师,一定是属于工作认真的老师。可我们也要反过来思考一下,我们为什么要去磨课呢?难道我们平时的课拿不出手,不体面吗?如果是,那么我们平时的课算什么呢?有人说是常态课,常态课是个宽泛的定义,也就是把平常上的课的总称。只要是体育教师专业的学生都学过《学校体育学》这一课程都知道,该课程就是讲述如何来上体育课的。那么我们想想常态课与之的要求有多远呢?既然大家都难以做到,那么学这一课程有何意义呢?说的不客气一点,我们多数的常态课,如果该课程要求来说,都不是体育课,连体育课的外形都没有,用一个流行的词语叫“放羊”课。只有那些大型的展示课才是基本符合《学校体育学》上所说的要求而已,所以才只能称之为课!
为什么?我一直为之很困惑和矛盾。我们平时真得难以坚持上几堂像样的体育课。这是体育老师的耻辱,怪不得我们的体育课在校长眼里是什么人都能上的课!这能怪校长吗?恐怕是我们给了校长这样错误的信号吧。我一直为这样的问题感到自卑,为这样的职业负有这样令人耻辱的瑕疵而自卑。说自信的人未免有点自负。为什么?我始终在询问,以致我不知平时该如何上课才是一堂符合教科书要求的一趟体育课!难道教科书的要求高了,非要全国展示课才能符合它的要求?这又是为什么?
为何要磨课?我扪心自问,我的课拿不出去才去磨啊!或者说不是适合评委评价的课!也许,我们磨课只是在自己的课上加以修改和装饰罢了,为得是能更好的展示自己,就如是比赛前的热身,只是摩拳擦掌而已。这样的磨课势必是好的。可也有人通过磨课,掩盖了平时教学的不足,并得到了超值的利益。这样的磨课会不会助长某种不正之风呢?
加载中,请稍候......